第141章
邓元放松之余,却也有了一些迫切感,毕竟以前不知道之后的天灾如此厉害,倒是可以慢慢地研究,虽说进步缓慢,可比之前有了些进步也就够了。
可现在,天灾就在后面追赶,此时若是松懈下来,那以后可要怎么办?
邓元忽然想到一件事,原本科举制都定好了,为了考什么,如何录取,朝堂上是争论了很久,如今定下来的算是让大部分人都认同的,可皇帝这几天突然又表示要让农学多占几分,说是大盛以农为本,要多兴农学。
这兴农学,就相当于是从其他学家身上割肉了,能瓜分的利益就这么大,农学多占,其他学家就要少占,这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尤其是一些人在前一轮的分配中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之前已经定下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可如今一看到有改变的机会,自然是不肯放过的,他们这一浑水摸鱼,自然就弄得局面乱起来。
邓元虽然赞同皇帝的看法,可也觉得皇帝这么做有些操之过急了,这事情才刚刚定下来,又要改,太急切了些。
可现在,邓元终于明白皇帝为什么如此急切了,换他他也急。
甚至在他看来,皇帝还可以更加激进一点,对农学的扶持力度更大。
不过要说到政务的话,邓元记得这些天似乎不光是科举的事,甚至皇帝还想派官船出海,这事和私人商船出海探索就不一样了。
私人商船出海探索,哪怕是获得了什么,从朝廷这边得到了好处,可也是自负盈亏,朝廷不需要多支出,可若是朝廷派船出海,这一笔支出可不小。
作为户部尚书,邓元哪怕还没有特意地去了解过,可也知道出海的耗费有多高,毕竟朝廷又不能和普通商船那般,组建一支小船队就轻易出海,哪怕走不远也能快速回来。
若是要建船队,那必然是要组建可以远航的船队,船队也要大,才能彰显大盛的气势,毕竟这是官船,等于是代表了大盛去巡视天下,船队过于寒酸的话有损大盛的颜面。
而这样的一支船队组建起来,人力物力耗费无数,若是能有什么好处也就罢了,偏偏看不出什么好处,只是为了出海宣扬国威,在邓元看来就有些不值得了。
要知道哪怕是大盛这些年逐渐地富裕了起来,可这才富裕几年啊,如果不建造船队的,这些税银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可一建船队,银子全花了可能还不够
尤其是船队的组建是会不断地消耗钱财,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就不好停下来,一停下来,前面花出去的银子就有点浪费了。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邓元就有些不太能接受,后面猜测到了气候的问题后,更加不能接受了,在他看来,与其将钱财用在这些地方,不如用到百姓身上。
可现在,联系上裴清的话,加上皇帝这突然的改变,邓元下意识地将这两件事联想了起来,莫非其中有什么他没有猜到的事。
“出海是不是和小冰河期有关?”邓元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