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商的热情中,铁皮炉被抢购一空,因为有些客商不光是想到这铁皮炉自己路上适合用,还有一些路上行商的客商会喜欢,只是那些客商不一定会走到叶兹来。
毕竟不是一条商路,也不太可能为了个铁皮炉和蜂窝煤专门过来一趟,那他们现在先买了些回去卖,岂不是正好赚上一笔。
裴清刚听到负责销售铁皮炉的掌柜说铁皮炉被卖光了,甚至还有人预订铁皮炉,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毕竟前些天因为铁皮炉滞销,对方还很是犯愁,担心让裴清亏本了,这突然就说卖光了,怎么看怎么怪异。
见裴清还不太信,掌柜的也有些尴尬,他之前也没想到这铁皮炉销售热潮来得这么快,赶紧将账目递给裴清看。
看完账目,裴清才知道为什么这铁皮炉卖得这么快了,本来他以为客商过来了,一个商队也就买几个铁皮炉,顶天不超过十个,结果现在是一个商队和批发似的将铁皮炉买走,甚至不光是铁皮炉,还有蜂窝煤。
有些商队买了这些货物后干脆也不往前走了,毕竟商队东西也买得差不多了,本来剩下的点位置是要往蛮族那边去的,毕竟蛮族那边虽然也凶恶,可是正因为凶恶,有好东西也卖不出来,更卖不出价钱,他们这边冒点险赚到的银子更多。
虽说这两年因为羊毛生意兴隆,蛮族那边好沟通了不少,可碍于蛮族的名声,去的商队也少,赚的也都还可以,不过现在有了铁皮炉和蜂窝煤在,不少商队还是决定回头算了。
反正这春日,蛮族能卖的东西也少,少走一趟也不算什么。
只是还有些商队是约好了的,不好违约,就只能往蛮族走一趟了,而这一走,就让蛮族也注意到了铁皮炉和蜂窝煤。
在草原上,燃料也是很重要的东西,毕竟大草原上的树木稀少,而草虽然多,但是都是作为牛羊马的饲料存在,若是用来当燃料,一个是浪费,一个也是根本烧不了多久就没了,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干燥的粪便当燃料。
只是用干燥的粪便当燃料和蜂窝煤比起来,那前者的劣势就太大了,以往草原上的蛮族贵族也喜欢用木炭,只是木炭大老远地运过来,价格就太昂贵了,哪怕是贵族要脸面,也不乐意花这般大价钱购买。
尤其是得知大盛这边的木炭原本价格是多少,再看客商送过来的木炭就多有嫌弃,而蜂窝煤就不太一样了,和木炭相比,运输成本首先就少了一大截,所以价格也低了一些。
尤其是和铁皮炉搭配着使用,更是符合蛮族的生活习惯,因此对于客商带来的这一批铁皮炉和蜂窝煤,可谓是喜欢得不行,一下子就买空了。
因为买的时候太多,以至于商队自用的炉子都被买光了,回来后不得不准备在叶兹城再次采购一些。
只是他们这一次采购就和上次不太一样,上次是想买多少买多少,对方还担心他不买,而现在,这才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商队发现这蜂窝煤和铁皮炉买起来就有些难了。
不但要限购,而且买起来还要抢,不然轻易抢不到。
一问才知道叶兹的蜂窝煤和铁皮炉随着客商的扩散,名声一下子就传到了外地去,引得不少人都对于这个蜂窝煤好奇得很,买的人也多。
尤其是京都的人,以往裴清弄出了什么新鲜的东西,京都的人都是第一个用上的,他们也都习惯了这种优先,而现在他们发现,裴清离开了,什么新鲜的东西都是在外地转上一圈,然后传到京都来,他们才知道了。
那暖炕传到京都来的时候,京都的天气都暖和了不少,还是有不少人想在自家砌一个暖炕,只是砌暖炕的方法没传过来,随便做又怕做得不好,到时候被人嘲笑,这才没在京都掀起什么潮流。
而这蜂窝煤他们虽然也没能赶上,可这东西显然是能从客商那边买来用一用,而这一用,就爱上了。
和柴火相比,蜂窝煤显然是省事得多了,尤其是搭配铁皮炉使用,更是绝配。
只是铁皮炉还好说,买了能用很久,可蜂窝煤就是消耗品,用了就要再买,尽管叶兹离京都的距离算不上很远,可这一来一回的运,加上叶兹当地也用蜂窝煤,以至于蜂窝煤作为一种燃料也变得紧俏起来。
其实在京都附近也有煤矿,只是朝廷在这边行动起来就慢了不少,加上开采比叶兹要稍微有点难度,因此直到现在,还处于开发状态,什么时候出煤都不知道。
这效率对比一下叶兹那边的速度,让京都的人莫名地有些怀念裴清,以前裴清在,他们没感觉,现在才发现裴清是真能让他们加快干活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