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成亲之后,也变得沉稳许多。胤禛将他放在了户部,弘时是个较真的性子,户部的账本他都能看好几遍,一丁点儿的差错都不能有。
所以将他放在那里是最合适的。
一转眼,琳琳也学会了走路。
她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搂着弘暻的那只小狗在养心殿听胤禛和朝臣们开会,也不知道能不能听得懂,反正听的挺认真的。
胤禛议事中途还会特意停下来关照琳琳一下,亲自问问她渴不渴,饿不饿,和颜悦色的就像是换了个人。
久而久之,大臣们在遇见难事儿的时候,都会特意打听一下琳琳公主在不在养心殿——若是在,胤禛就会收敛着脾气,不会当着琳琳的面儿将他们骂的狗血淋头。
若是不在,那胤禛骂人的本事,在百官心里可真是……一张嘴就像是在喷射毒液。什么扎心骂什么,而且,能骂上一个时辰不带重复的,引经据典,指桑骂槐,能连你祖宗八辈干过的事儿都拎出来说一遍儿。
琳琳小公主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变成了许多人的救星。
不过那拉金婵是很少放琳琳到养心殿去的,毕竟小孩子家家,事儿多,吃喝拉撒的,又万一哭闹起来,也是耽误事儿。所以她大多时候是带着琳琳去慈宁宫玩儿。
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太后却是有些精神不太好了。
也没有大毛病,太医每次来请平安脉,都只说是没事儿,却偏偏是精神不好,白日里正说着话,人也能睡过去。
和胤禛说了之后,胤禛就脸色有些难看——以前老太后去世之前,也是精神不太好。
太医也说,上了年纪了……
可生老病死,人最没法子控制的就是死亡。
胤禛在沉默半天之后,也只下令,命人往台湾去传旨,让十四回来。
十四是赶在年底回来的,进京之后就直奔宫里,随后胤禛就带着他来慈宁宫请安。
太后正靠在软榻上看琳琳和小狗玩儿,笑眯眯的,听见脚步声一擡头,看见十四,就怔愣住了,片刻之后起身,伸手冲十四:“是十四吗?是哀家的老十四回来了?”
十四两步上前,噗通一声跪在太后面前,那膝盖落地的声音,都险些将琳琳和小狗儿吓一跳。胤禛一弯腰抱起来了琳琳,亲亲她脸颊:“外面玩儿去吧。”
琳琳说话不利索,伸手点十四:“谁?”
没见过啊,和皇祖母抱在一起哭是怎么了?
胤禛笑着捏她脸颊:“是你十四叔。”
琳琳伸手挠一下脸颊,十四叔?没见过的啊,她见过很多叔叔,这个十四叔却是头一次见。
胤禛将她给奶娘,冲奶娘摆摆手,奶娘立马就抱着琳琳出了慈宁宫,还顺便转移琳琳注意力:“小公主,咱们去找娘娘玩儿?看娘娘这会儿忙完了没有?”
琳琳心里,皇额娘第一,只有皇额娘没空了,才是汗阿玛,皇祖母。
听到去找皇额娘,小手指立马往坤宁宫的方向指:“走,额娘!”
太后和十四抱头痛哭,胤禛略等了片刻才开始劝说,十四现如今到底是有了几分成熟了,知道再哭下去,太后的身体该受不住了,忙搀扶太后在软榻上坐下,又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在太后面前磕头:“不孝子允祯,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儿子回来了。”
太后赶紧用帕子擦眼睛,连连点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额娘闭眼之前能瞧见你一眼,也是额娘的福气。”
胤禛忙说道:“皇额娘可不要说这晦气话,您且长寿着呢,您还要看着弘暻娶妻呢。”
太后笑道:“我知道你的孝心,但是生老病死,这是人之常情,我最近总梦见你们汗阿玛。”
她先看胤禛:“你们汗阿玛夸你能干,说他当日里看好你,你果然是没辜负他的看重。”
又说十四:“也夸了你,说你现如今,稳重许多,越来越能干了。”
十四有些不好意思:“当年年轻气盛,做了许多不好的事儿,还请四哥见谅。”
胤禛摆手:“你也说了是当年年轻气盛,现如今稳重了就好,你我亲兄弟,我难道还总记着从前的不好的事儿吗?你既然回来了,和额娘说话也不着急着一时半会儿,先回去洗漱。”
又说太后:“十四弟一路奔波,皇额娘让他先回去休息一天,明日再来陪着您说话,反正都已经回来了,什么时候见面还不是您说了算的事儿?”
太后眼睛一亮:“你这话是说,日后十四就留在京城了?”
“看十四弟自己的意思,台湾那边他若是不去,朕派人接手就行。他若是还想去,那朕就先给他留着。不过,京城里也有许多差事,十四弟若是愿意留在京城,也是能帮我大忙的。”
胤禛说道,太后现如今也不糊涂,听话听音,立马就明白胤禛的想法。
再者,一个将领,若是常年在外,还是在台湾那样类似于个孤岛的地方驻扎,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就连大清境内,边境的将领也是要常常更换的,台湾……十四若是有什么想法,那是很容易就办到的事儿,与其日后兄弟两个互相猜疑,就跟史书上那些君臣一样,倒不如让十四先回来。
但如此一来,也未免委屈十四,千辛万苦做出来的功劳,皇上轻飘飘一句话,说让他回来就让他回来了……想到这个,太后也难免有些犹豫。
胤禛又说道:“若是十四弟要留下来,朕就册封他一个王爵,让他代天子巡游,十四弟骁勇善战,正好,朕也有三年未曾举办围猎。”
不管是蒙古那边,还是江南,亦或者是南边——这些地方其实都是不太安稳的,偏胤禛是个不太喜欢出巡的。
若是让十四代替他去,十四一个王爷,也并不用很大的仪仗,轻车简行就能去一趟。
这整个大清走一遍,至少得要一年吧?
日后三五年走一次,也算是个……巡按使。
巡按使官职不算大,但是直接面对皇帝,和皇帝对话,这个还是相当有权利和面子的。
而且十四本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太后就转头看十四,十四抿抿唇,没立即说答应,但也没说不答应,只笑道:“皇额娘,儿子这好不容易回来,您让儿子先修整一番?明日里再进宫给您请安,再者,儿子还给您带了许多礼物呢,回去儿子也好规整一番。”
太后就笑道:“好,那你先回去梳洗,你福晋怕是也在家里等着呢。”
打发了十四,太后就抓着胤禛的手:“额娘盼着你们兄弟同心,你汗阿玛若是知道你们兄弟齐心,也必然欣慰。”
胤禛笑道:“皇额娘您放心,连老八,儿子都能给他一个机会,十四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若是安安分分,我必定会给他一个前程。”
若是不安分,那就不好说了。
太后笑道:“你十四弟是个聪明的,他会安分听你的话的,你做哥哥的,要多教教他,别动辄打骂,他和你是亲兄弟,你们两个性子一样,吃软不吃硬。你若是总打骂他,他难免就觉得委屈,就要反抗。”
指不定就会做出点儿什么昏了头的事儿。
到时候自己若是不在了,谁来护着十四呢?
大约是到了年纪了,太后自己心里其实也是有些不太好的感觉的。但十四回来了,她也不能立马撒手就走,总得再陪陪十四。
胤禛也体谅她,干脆就亲自送了她到畅春园住着。
畅春园原本是安置老太妃的地方,但现如今,有子女的都随着子女走了,没子女的,有年纪大了走了的,也有回宫住着的,这地方倒是又空下来了。
所以十四来往畅春园就很方便了,也没别人。
他带着十四福晋一起来给太后请安,整日里陪着太后在园子里t散步,也和太后说他在台湾那边的差使。
那拉金婵对十四也多有夸赞:“现如今确实是做事儿周全了许多,还往宫里送了许多珍珠,还有台湾那边特产,虽说也没有多值钱,却也是十四的一番心意。最重要的是,给琳琳还带了许多玩具。”
那边有海岸口,所以来往的西洋船队是很多的,大清内陆这边都不禁止海贸了,那十四肯定也不会拦着这些船队交易了。所以,台湾那边的经济其实是挺好的。
但礼物呢,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十四送的东西一看就是认真挑选了的,那就是他的心意了。
胤禛说道:“我瞧着他还是想回台湾那边的。”
“那肯定是想回去,谁辛辛苦苦花费几年功夫打造好了一个地方,都不会轻易防守的,就算是个县令,要升官,也还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政令会不会被取缔中断呢,更何况台湾好歹也算个省。”
那拉金婵说道,片刻之后摆手:“有皇额娘在呢,你且放心就是了。”
胤禛顿了顿,拉着那拉金婵的手:“也得亏你将皇额娘照顾的好,皇额娘现如今才愿意帮着我。”
那拉金婵可不兜揽功劳:“哪里是我的功劳了?若是没有你,皇额娘能认识我是谁?皇额娘也还是心疼你,在意你,这才对我宽和仁慈的。就是十四弟,看着是为十四弟着想,实际上不也是不愿意你为难?”
人家太后,本就是个聪明人,只要她和胤禛之间没有太大的误会,基本上母子之间还是能和睦相处的。
虽说不知道历史的真面目是什么,但现如今这母子之间的相处,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