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148章挑一个你们觉得方便的……
过了一段时间,九福晋就递了牌子。
那拉金婵闲着也是无事,就见了九福晋。
九福晋略有些不自在,还有些拘谨,行了礼,连凳子也只是坐一点点儿。
然后说起来九阿哥的书信:“说是在福建那边事事儿都好,就是船厂那边,也是对他十分坦诚。”
那拉金婵就笑道:“他只管安心办差就好,皇上……不是个小气之人,若是老九差事办得好,说不定母子团圆就在眼前呢。”
九福晋就赶紧笑了笑,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主子娘娘,妾身想问问,这出海……”
那拉金婵心思动了动,就问道:“是老九想出海吗?若是他想出海,倒也不是不行。”
九福晋忙点头:“是,他那书信里是有这个意思,他说想让妾身来问问娘娘。”
毕竟,老四那黑心肝儿的,除了对媳妇儿好,连太后都没法子护着十四。所以,找太后没用,还是要找四嫂,四嫂才是能拴住老四这个倔驴的绳子。
那拉金婵笑道:“出海是有许多危险的,这海上并不是很安稳。再者呢,出海一次,需得两三年,老九可真是能放心出海?”
他出去一趟,回来他的好八哥指不定都已经凉凉了。
九福晋倒是更希望九阿哥出海的,最好是等老九回来,老八已经不成气候。如此一来,她也就不用跟着提心吊胆了。
想了想,到底是没忍住,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家老九是个死心眼,再者,他面子薄,实在是说不出分道扬镳的话,所以八哥有时候差遣他做事儿,他也是没法子。”
但并不表示老九就真的愿意跟着老八一条道走到黑。
老四并没有对不住老九的地方,甚至老九之前在内务府的差事,也还是胤禛给康熙举荐的。
他没有恨不能让老四去死的心思,也没有祸乱大清的意思。那么现如今,皇位已经定下,他若是再跟着老八胡闹,那有什么意思?
所以这次去了福建之后,他心思一动,也就想到了出海这事儿。
出去了,他就既不用觉得对不住八哥,也不用非得去和老四针尖对麦芒了。
老九的洋文说的好,皇子阿哥里面,他是第一好。
现如今看着两广那边的繁华,他也不是不心动的。胤禛自己都还有船队呢,也有做海上贸易的事儿。老九既然生意做得好,他就不是不知道,大清繁华,那意思就是,很多生意到这会儿,已经是到了饱和程度了。
想赚钱需得怎么做呢?得有市场,国内既然没多的市场了,那是不是就该往外走了?
没瞧着十三福晋那纺织厂,连一个小小的纺织厂,都在想法子往外走吗?
他也就生了出海的心思。
但是他又不敢随意出海——生怕胤禛是怀疑他出海私自逃走了,就只好写信先来打探宫里的意思,看那拉金婵这边是个什么说法,大多时候,那拉金婵的意思也就是胤禛的意思了。
九阿哥唯一的儿子是嫡出的,九福晋亲生的,接连生了三个女儿之后才生了这么一个阿哥。两口子对这孩子,那真是宠的不得了,要天上的星星能顺带给填上的月亮的那种。
那拉金婵沉吟片刻就说道:“老九若是要出海,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你且回去,我问一问皇上的意思。”
胤禛也确实是得考虑一下老九自己逃走的可能。
不是说他能舍下自己的儿子,也有可能是和海外勾结之后,再将儿子给要走啊。反正任何可能都是有的,所以若是放他出海,就必得有万全之策。
打发了九福晋,那拉金婵就让人在坤宁宫门口等着,若是瞧见皇上行踪,就赶紧来说一声——只在坤宁宫门口守着,就不算是窥探帝踪。
胤禛得空了就会到坤宁宫,要么是陪着那拉金婵用膳,要么是说说话,散散心,毕竟朝堂上面对那么一些不服管的官员,整日里也憋气的很。
今儿也是赶着饭点儿的时候来的。
弘暻倒是没来,弘暻刚搬到阿哥所去住,正新鲜稀罕呢,中午是要在阿哥所那边用饭午睡。
那拉金婵让宫女摆膳,将九福晋的来意给说了一下:“我想着,是不t是该建立海军?”
胤禛沉吟片刻:“海军原先是有的,福建那边倭寇多,所以必得要有海军来震慑,只是,不是很多。”
康熙有时候是会下令禁海的。
原本的海军呢,海军最强盛的时候,该是康熙二十多年那会儿,正□□,又要打南明朝廷。那会儿大清的海军可以说是能在海上横着走。
但后来台湾打下来,又禁海,慢慢的,大清的海军才减少,衰弱下来。
现在想要将海军重新给拉拔起来,怎么说呢,挺困难的。
因为想要组建海军不光是一句话的事儿,你需得有装备,海军需要的装备,比陆军的要更……费钱些。
陆军要马匹,刀枪。海军要的是红衣大炮,火铳等等。
再者,粮草方面,海军这边也是开销更大。陆军没粮草的时候能顺便去周边粮仓要一点儿,或者是去对方那边打劫一点儿,但海军,你要是海上没粮草了不就歇火了吗?所以必得是要将粮草给备全的。
再就是这兵丁选拔,因着掉下船就差不多等同于死了,朝廷征兵,那百姓是宁愿当陆兵也不愿意当海军的,当然,能不当兵是最好。但这个属于强制性的,也就是如今满人坐天下,八旗兵丁更多,朝廷也更信任八旗兵丁,这才减少了民间征兵而已。
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断绝了民间征兵,要不然那绿营从哪儿来的?
而且,绿营从来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不就是因为,绿营里面都是汉人,冲在最前面,一来可以探路,二来也算是为满人挡枪了吗?
军中凭本事说话,这道理不假,但哪个队伍冲在最前面,这也是有说法有讲究的。
“大哥对海军最是熟悉,他当年甚至还亲自带过海军。”胤禛沉吟片刻又说到,但若是将老大给放出来,那老大和老八,中间再有个老九,是不是就又要搅合在一起了?
那拉金婵没说话,这朝廷用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都不是她能插嘴的。
胤禛沉思片刻,又问道:“老九出海,总不能只做生意吧?”
“他好歹是个皇子阿哥,出海只做生意像是什么话?最好是买些产业,用做……驻外办事点。”那拉金婵差点儿没顺口将大使馆这三个字给说出来。
饶是她改口快,胤禛也还是有些疑惑:“驻外办事点儿?”
“就是日后大清但凡有人出去,若是遇见了困难,就可以找办事处的人来帮忙。”那拉金婵说道,胤禛脑子活络,一下子就想到了大清境内:“和洋教堂差不多?”
但又摇头:“洋教堂算是民间的组织,商人有商会,只有一部分会找洋教堂。”
而且这办事处,若算是官方衙门,那算不算大清将衙门开在了外国土地上?
这事儿可不是好办的,需得国家和国家之间联络应对。若是如此,老九的身份倒是足够的。
可若是弄一个驻外办事点,谁去担任这个办事点的主办人,这就又是个难题了。
说实话,就算是许以高官厚禄,谁会舍弃大清境内的安稳富裕,到外面去冒险呢?
对,就是冒险。
一旦有朝一日,那些国家想对大清开战,那么留在办事处的人,就必然要先遭受灭口。
所以这差事是相当的危险的。
那拉金婵见他吃着吃着就开始发愣,就忙说道:“你也别着急,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菜也是要一口一口吃。现如今可以先让老九到外面转一圈,一来是宣扬大清国威,二来也是打探那些国家的虚实,看他们像不像是自己说的那样。”
康熙在的时候,不管是英吉利还是法兰西,或者沙俄,都是有派使者来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都是夸赞,但具体如何,康熙也并没有亲眼看见过。
倒是他们送的那些东西,什么西洋钢琴啊,显微镜啊,听诊器,这些乱七八糟的,康熙倒是挺好奇的。
康熙甚至在乾清宫放了一个钢琴,他自己还学了弹琴,甚至弹的很是不错。
但有什么用呢?他对海外那些国家的了解,也始终都是来自于这些使者的口中和信件,而非是自己人的探听。
那拉金婵是赞同九阿哥出海的。
还是那句话,出海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事情也不知道是怎么宣扬出去了,宜太妃就来坤宁宫找那拉金婵,没进门,人就在外面哭起来:“皇上啊,您还是带着妾身走吧,您这一走,将妾身留在这儿,是任人欺负啊……”
她这口里的皇上,自然说的是康熙了。
那拉金婵连忙让人去搀扶宜太妃,又亲自来帮她拍膝盖上的灰尘:“宜妃母,您有什么事情只管说就是了,这样难免是惊扰到汗阿玛……”
宜太妃恶狠狠的盯着那拉金婵:“什么惊扰,他倒是走的干脆,一闭眼,自己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都快被人欺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