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146章也能尽一下孝心。
太后娘娘一出手,事儿很快就有了结论。
后宫里的这点儿流言,一部分是从宜太妃这边传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从她自己宫里传出来的。
宜太妃那边的,太后是心里有数的,所以就算是查出来,太后也并没有多吃惊。
唯独自家这边,从慈宁宫这里传出来的,可真算是一巴掌打在她自己脸上了。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是从慈宁宫里有这样乱七八糟的流言传出来。
再查到那传话的嬷嬷之前曾在十四跟前伺候过,太后真是恨不能立马将十四抓到眼前给打死算了。
这事儿她并没有瞒着胤禛和那拉金婵。
毕竟,她也并不知道胤禛和那拉金婵私底下有没有让人来查。若是查了,她这边瞒着不说……那岂不是更让胤禛觉得她是要包庇十四?
将传话的人给拿下,太后就让人请了胤禛和那拉金婵来。
“十四那孽障,自来是性子桀骜,不服管教,你们汗阿玛在的时候就说,他是自小被宠环了,这事儿也怨怪我,他是幼子,我从舍不得狠下心来狠狠管教,这才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性子。”
太后叹气,眼眶都红了:“现如今他办下来这样的事儿,我也实在是羞愧的很,有些没脸见老四你。”
胤禛忙说道:“皇额娘这话说的太重了,十四做错事儿,和您有什么关系呢?再者,咱们亲亲的母子,额娘就算是打骂儿子,儿子也是该受着的,怎么就扯到见不见的事儿了?”
又不是郑伯公……
但要说胤禛心里没生气,那是骗人的,他这会儿在心里给十四扎小人呢,恨不能一下子将十四给扎死完事儿。
但当着亲娘的面儿,他要说让十四偿命,估计亲娘得撞死在他面前。
这样想着,胤禛心里又有些酸溜溜的,因为太后表面上说是因着十四做的事儿,没脸见他,实际上,他真要下旨处置十四,太后还是要求情,太后还是要护着十四的。
“皇额娘,这事儿既然有十四弟的手脚,那皇上也不好不罚,也得亏是这次发现得早,流言只在宫里流传,这若是传出了宫外,怕是朝堂上就要生了乱子,到时候民间若是再有……整个大清的根基都要不稳了。”
那拉金婵叹口气:“我知道十四弟是心有不服,因着汗阿玛更看重皇上,他心里憋着一股气呢,可这事儿确实是他做错了。”
那拉金婵看胤禛,虽然你亲娘更偏疼十四,但是你亲爹是站在你这边的啊。
看看,皇位都给你了,他怎么没给十四呢?
这样想着,你心里是不是就舒坦多了?
“再者,皇上这次若是轻拿轻放,日后怕是更会有人……您也知道,八阿哥总是不死心,前两天皇上还说,老八想法子说动了奉天的老王爷们,想邀请老王爷们进京呢。咱们满人呢,是有一个规矩的,八王议政……”
那拉金婵慢条斯理的说道,八王议政甚至是有换掉皇上的权利的。
当然,自古以来呢,换皇上这事儿,那就纯属于掰腕子,谁的力气大,谁的手腕硬,谁就说了算。胤禛若是坐稳了皇位,兵权都在他手里,那别说是现在养老安逸的八王了,就算是皇太极时候那八王,估计都得给胤禛让步。
但是,就算是他们掰腕子赢不过胤禛,但毕竟名头还在,他们若是针对皇位的继承提议反对意见,那也是能给胤禛带来不少麻烦的。
太后一辈子在宫里,是很少了解外面的事儿的,康熙也不给她这机会。
所以猛然一听那拉金婵说起来八王议政,顿时有些吓着了:“不能拦着那些老王爷们进京吗?”
怎么的,这京城还成了菜市场了,谁想来就能来吗?
“若是平常,倒是能拦着,但皇上刚登基,新皇登基,老王爷们本也该进京道贺的。”那拉金婵说道,一是为道贺,二来也是监督皇位继承。
康熙刚继位的时候,那几个老王爷们就来过京城。
但那会儿呢,孝庄太后手腕硬,再加上还有辅政大臣,又有顺治的兄弟们不争气,康熙的兄弟们也都年幼,康熙几乎是看遍宗室无对手,所以老王爷们怎么来的就又怎么走了。
康熙的继位,那是没人反对的。
他几乎是没有一点儿阻碍的就登上了皇位。
他唯一的烦恼也就是等年龄大了些,能亲政了,辅政大臣们却是不肯归还权利了。
现如今胤禛这情况又是不一样,他的兄弟一大堆,前面这些都想将他拉下马,宗室里面呢,也觉得胤禛心硬,偏心汉臣,想要削弱满人的权益。
反对胤禛继位的,和支持胤禛继位的,几乎是差不多一样多的。
这种情况下,八王议政要再说胤禛继位不合适,再加上流言,说胤禛弑父篡位,那八王想要换掉胤禛,也是有可能的。
万一成功了呢?那新皇不得念着他们的好吗?
那拉金婵特意将这流言的严重性再强调一下:“太祖当年就是因着八王议政……”
这才做了皇帝的。
不然,那皇位就该是多尔衮的了,还有皇太极什么事儿?
太后沉着脸,她原先确实是有些担忧,但是听到现在,哪儿还能听不出来,那拉金婵是在变着法的说,这事儿需得严惩的?
可该怎么严惩呢?
十四那爵位,本就只是个贝勒爵位了。
胤禛一登基,可大方了,老三老五老七,都封了亲王了。十五十六十七这三个崽子,也册封了贝子。
就十四,卡在中间,还是个贝勒。
难道还能将十四给削成个光头阿哥?
她转头看胤禛,胤禛沉吟片刻说道:“前段时间,三哥上了折子,说是荣妃母最近身体有些不舒服。”
一来是上了年纪,二来呢,宫里也热,以前康熙在的时候,这时候也已经是到承德山庄了,但今年胤禛要守孝,不好去承德山庄避暑,免得被人说守孝心不诚,连夏天都耐不住。
他不去,后宫不管是他的妃嫔还是康熙的那些,也都不好出宫去。
再者呢,毕竟陪伴了康熙那么多年了,这猛然间……也确实是有些难受的。
胤禛就又说道:“不如皇额娘下个懿旨,命三哥将荣妃母t给接出宫去奉养几天。”
顿了顿,接着说道:“听闻大哥最近身体有些不太舒服,惠妃母……若是愿意,也可以去探望几天。”
太后自然是不能出宫的,平太贵妃没有儿女,也不出宫。
那么,四个太妃,也就只剩下宜太妃不能出宫了。
就不信宜太妃不着急。
这事儿不能明着处罚,因为宜太妃肯定不会认,闹太大,别人又会觉得胤禛太小心眼,和太妃斤斤计较。再者,康熙去世还没一年呢,处置了他的后妃,算不算不孝?
不能明面上处置,那也就只能是暗地里用法子了。
太后点头:“好,回头我就让荣太妃和惠太妃来一趟。”
胤禛并没有提十四,但这会儿太后不得不自己开口了:“十四那混账,是个不长记性的,上次你都饶过他一次了,他这次竟是又做了糊涂事儿,他这样的性子,放在外面也是祸害,倒不如,让他在府里呆着吧。”
这就是暂且圈着的意思。
反正有她在,也总不会圈着一辈子的。
暂且关个三五年,等将老八都按下去了,也就不担心十四再被他们撺掇了。
要不然,现在老八能弄个八王议政,以后呢?说不定还敢弄出来个逼宫造反。
人家老八逼宫造反了,到时候有十四什么事?他不得又给人当枪,又被人清算吗?
再者,老四都坐上这皇位了,他能甘心退下去吗?到时候,不得拉着人垫背吗?
太后想的很明白了,有康熙的圣旨在,老四做皇上,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若是要换,那必得要引起动荡。就算是老四和老八鹬蚌相争,老十四也不会是渔翁得利的那个。
十四也只不过占个兵权,但现如今,十三也已经掌握了京城的兵权。
十三……必定是要维护老四的。
就算是老四没了,老四还有儿子,还是嫡子。
所以,现如今也别说再争夺皇位这话了,大局已定,那十四就该安分些。
要不然,现在是老四腾不出手来,他且得和老八他们绕圈子呢。若是等老四腾出来手,对十四可就不会再是如今这样,轻拿轻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