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124章你阿玛打你了?
武氏和宋氏都感恩戴德的,那拉金婵交代了杨嬷嬷去准备动物,临行前,让她们每个人都带了一车子的行李。至于银钱,除了那拉金婵给的,剩下的,她们自己愿意带多少就带多少,那拉金婵也并不过问。
她们手里都是有银钱的,府里给的有月钱,再加上若是府里有喜事儿,那拉金婵也会赏赐。之前武氏种出来那粮食图,她一下子就给了武氏三百两的赏银。因着宋氏也有帮忙,所以也给了宋氏二百两。
平日里呢,她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花用。吃穿用度,府里都有份例,月钱就是能全部积攒下来的。
等这两个人出发,李氏那边就也来期期艾艾的询问了:“她们都回了娘家……”
那拉金婵摆手:“不是不让你回,实在是二格格这不是有了身孕吗?她这是头一胎,指不定心里害怕,到时候总不能我去陪着她住一段时间吧?你且老老实实的,等着二格格生了孩子,到时候你若是想回,也尽管回。”
顿了顿,补充道:“若是这段时间你也等不了,非得现在要回,也行,我这就让人给你置办行李?”
李氏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是妾身想差了,妾身这就回去给二格格做几件衣服。”
怀孕了,肚子大,现下的衣服定然是穿不了的了,需得全部换新的,外衣可以让针线房的做,但里衣嘛,一般都是贴身的丫鬟做的,李氏闲着也是闲着,也可以动动针线。
那拉金婵进宫给德妃请安的时候,是正赶上德妃身体有些不舒服。
早晚有温差,偏中午又热,德妃就没留意,着了凉,早起有些头疼,正坐在软塌上请太医把脉。
那拉金婵行过礼,就在一边等着,看太医给开了方子,被嬷嬷带下去了,她这才起身,到德妃跟前,伸手帮她揉按额头:“额娘虽说看着年轻貌美,但毕竟t也是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能贪凉呢?”
德妃有些无语,忍不住给她翻了个白眼才说道:“屋子里闷热,谁能想到那冰块放在那里,也能寒气入体呢?这宫里……”
到底是不如外面。
宫里地方狭小,建筑物多,也没有很多的大树,只有一些矮小的花丛树木,再加上宫墙也高,夏天这宫里,就像是个蒸笼。
当然,因着这皇宫是京城里最最有权势的地方,所以就算是有什么不好的,也不能说,只能是在心里腹诽几句。
若是康熙在京城,她们这些妃嫔还能跟着去行宫避暑。但康熙也不在,太后也过世了,她们也就只好是留在宫里遭罪了。
那拉金婵也有些同情德妃,她以前逛故宫的时候就觉得,所谓的宫殿,其实真的是……鸟笼子一般的。
“等四爷回来了,让他和汗阿玛求一声,让您到园子里住几天?”那拉金婵问道,德妃摆摆手:“可不要费功夫了,皇上再以为你们有别的心思。”
她顿了顿才说道:“皇上下旨让十四去了江南那边。”
原本这次南巡,是没带着十四的。但现在忽然中途下旨,让十四赶过去了。
她心疼儿子,因为有圣旨在,十四必然是要日夜赶路才行的。这大热天的,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尚且出汗呢,十四又要日夜兼程的赶路,怕是更为辛苦。
不过这话也还是不能说出口,她只说道:“十四福晋昨儿进宫,说是已经收拾了行李,十四今天天不亮就要出城,也就没来得及到宫里辞行。”
那拉金婵笑道:“十四弟是往江南去,那边太平,只是赶路辛苦些,别的倒是还好。”
不是去打仗,那德妃其实也就不用很担心。
赶路辛苦这事儿是免不了的,康熙本身就是个十分有原则,很自律,又还能吃苦,又十分勤奋的人,他年轻时候尚且能坚持一晚上只睡两三个时辰,到了这个年纪,更是勤勉,跟着他赶路,都不要想路上能有休息时候。
所以,胤禛这些人,也必然是赶路很辛苦的。
德妃顿了顿,就说起来良嫔:“因着八福晋的事儿,心里不痛快,也是病了两三天了。”
良嫔本来就有些多愁善感的,她性子软和,一开始和八福晋相处不来,若是换个别的做婆婆的,就要想法子折腾折磨儿媳了,但良嫔不是,良嫔是避开来,她不召见八福晋。
八福晋愿意进宫来请安就来,不愿意她也不说什么。
现在八福晋做出来这样的事儿连累到八阿哥名声,甚至可能是挑拨到了八阿哥和谋士之间的情分,良嫔就是再如何良善,心里也必然是憋着一股火气的。
可偏偏呢,又不好大张旗鼓的请大夫,八福晋名声已经很不好了,若是再添加一个将婆婆给气病了的罪名,这样的人,以后凭什么母仪天下呢?
要是八阿哥能休妻也就好了,但八阿哥不能休妻,那也就只能是顾惜玉瓶,暂且容忍着里面的老鼠了。
德妃说着就感叹:“也幸好你和十四家的,都还算是懂事儿。”
不等那拉金婵说什么,德妃就压低了声音:“良嫔和惠妃有些争吵,两个人怕是起了嫌隙。”
八福晋是惠妃做主,给八阿哥挑中的媳妇儿。
良嫔性子软和,德妃说的争吵怕也是没那么严重,但良嫔心里肯定是不太自在,对惠妃有些不满的。
那拉金婵将这事儿在心里想了一下,也并未多说什么,只笑道:“她们之间的事儿,和咱们并不相干,八阿哥指望大阿哥的时候还多着呢,再者,惠妃对八阿哥也有养育之恩,就如何争吵,过两天怕是也没事儿了。”
利益共同体嘛。
大阿哥被圈禁了,惠妃如今所有的宝可都是压在了八阿哥身上了。
而八阿哥呢,也需要大阿哥手里的人脉东西,所以也并不会立即和大阿哥翻脸。当然,翻过的脸不算数,这世上就没有永远的敌人。
婆媳两个说着话,外面就有人通报,说是毓庆宫那边的小太监往外送消息,说是瓜尔佳氏生病。
毓庆宫属于能进不好出的,里面关着的是废太子一家,外面这些人也就不敢胡乱做主,忙忙的就来禀告德妃了。
德妃就说道:“不管是谁病了,该请太医就请太医,皇上只说将人给关着,可没说将人给折腾出事儿来。”
她让自己身边的嬷嬷亲自去走一趟:“看看开的什么方子,若是药材珍贵,太医院没有,你就回来,在咱们这边找一找给送过去。”
当然,也别混进去了不该有的药材,比如说,有毒的乌头之类的。
德妃摆摆手,示意那拉金婵不用给自己揉捏了,她问到:“弘暻呢?”
“弘暻今儿有些拉肚子,就没带过来。”那拉金婵说道,又赶紧接着:“不是什么大事儿,已经让宋大夫看过了,宋大夫说是积食了。”
积食也会造成腹泻。
德妃就点头:“小孩子事儿多,还是需得多多上心。”
到了用午饭时候,那拉金婵伺候着德妃用了午饭,又将二格格怀孕的事儿给说了,还有十三福晋那边的事儿。
二格格这边呢,有那拉家照看,再者,那拉金婵也没提,所以德妃就没有给二格格赏赐嬷嬷。
倒是十三福晋那边,十三福晋也张口了,德妃思忖半天,就让人去慈宁宫那边请了个嬷嬷过来:“是以前伺候过太后娘娘的,性子有些严肃,但为人正直。”
要不然也不能到太后身边伺候。
太后过世了,慈宁宫里的人呢,有一小部分是安排到别处了,但也有一部分呢,还是留在慈宁宫。
德妃想要调遣,也需得先问问这位嬷嬷自己的意思。
若是人家愿意,她就可以让内务府给送过去。若是不愿意,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德妃也不好强迫人家。
这位嬷嬷果然是不愿意的——只要康熙在一天,她在慈宁宫里好好守着,就不会有人将她如何了,慈宁宫里又安静,人也少,既不用看主子脸色,也不用勾心斗角的,确实是个好地方,她也舍不得走。
但是,她给德妃推荐了另外一个嬷嬷,也是伺候过太后的,现如今也还留在慈宁宫。
这个桂嬷嬷呢,是想出宫去的,她自小进宫,现如今,也想看看宫外是什么样子的。
桂嬷嬷也行,太后身边的人,哪个都可以。
德妃顺势就将那拉金婵将人给带走了。
那拉金婵出宫之后,干脆就先带着桂嬷嬷去十三府上。十三福晋正在家,她怀相有些不太好,一般头一胎的,怀相都是有些不太好的,因为是头一次,没经验,身体也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脸色有些发黄,说话也有些有气无力的:“刚不知道怎么的,胃里就翻江倒海的,将中午吃的东西,一股脑的给吐出来了。”
这是开始孕吐了。
那拉金婵倒是有经验:“也不用非得苛责自己要吃些对孩子好的,你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要吃什么,那肚子里的孩子才这么丁点儿,他能吃多少?再者,他在你肚子里吃的是你的血肉,又不是你的饭菜,犯不着为了这孩子就委屈自己。”
至于民间传说的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除了一些能活血的,确实是不能吃,另外的像是兔子什么的,想吃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