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 说是来接爷您回京。……(2 / 2)

胤禛点头:“你看着安排就好了。”

“晚上我们来猜灯谜?”那拉金婵又问道,胤禛摆手:“还不到元宵节呢,晚上不如看看书。”

“我帮你念书好了,不然你看书怕是要头疼。”那拉金婵说道,晚上光线也不好,胤禛这会儿也不适合劳神。

反正那拉金婵来了之后,胤禛就觉得日子好像就过得快了许多。

原本他每天一吃药就要躺着,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躺到中午,再吃药,然后吐,再然后继续昏昏沉沉的,时间难熬的很。

但现在,早起要散散步,中午那拉金婵就会给他找些事情做,要么是下棋,要么是写对联,那拉金婵说要在行宫各处都贴一下。午觉睡醒,又要被侍卫拖着打拳,这会儿那拉金婵倒是不奉陪了,她大多时候是坐在廊檐下看着。

大约是因着要做的事儿太多,太耗费精力,所以这吃完饭之后,也不会觉得肚子发胀难以忍受,晚上也睡得更香甜。

如此一来,身体竟是日渐好转。

也不过半个月,大夫就说,已经是痊愈了。

他自己其实也能感觉出来,走路有力气了,说话也不会总觉得胸闷,后继无力了,就连脸色,照镜子的时候都能看出有几分红润。

他和那拉金婵,当真是赶不及回京过年了。现如今已经是十二月底,他是大病初愈之人,赶路也不能着急,既然这会儿赶不及,再勉强行路,不过是遭罪,毕竟天冷。

倒不如好好的养着,等明年二月里,没那么冷了,一路往京城走,还能感受一下春暖花开的景象。

这原话自然是那拉金婵说的,现如今胤禛好转了,她就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要做学校的发展规划,要写信给学校那边准备招生的事儿,准备联考的事儿。

还要将三年的考试成绩单给拿出来对比,毕竟要开作坊的话,得有不同的人才,擅长管理的,擅长算账的,擅长物理的,单科的成绩和总共的成绩,都要看一下。

胤禛看她忙,就想着急回去。那拉金婵就给劝住了:“反正信件来往也方便,并不耽误事儿,爷在京城也总是忙的脚不沾地,趁此机会,多休养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她笑道:“身体才是根本,你想做的事情那么多,若是现在坏了身体底子,就是将来……怕是也撑不住多少年,你想想秦始皇。”

秦始皇想做的事情多不多?

当然多,多的他都想要求个长生不老了,他怕自己一死,历经秦人几代心血的大秦会分崩离析,自己辛辛苦苦定下来的政策会被改变废除。

但世事难料,他求长生而不得,早早一死,秦就二世而亡了。

历史上雍正想做的事情多不多?

当然多,摊丁入亩,废除火耗制度,改土归流,废除贱籍,他也怕自己死的早事情做不完,于是越发的勤勉。

然后就真的早死了,他一死,乾隆登基,胤禛定下来的政策,十个有六个被废掉掉。

乾隆和秦二世不一样,所以,倒是让大清有延续了数百年。

若是胤禛再活的时间长一些,嗯?

大清会延续?那不如自己一把毒药干脆将胤禛给毒死算了。

那拉金婵心里的想法,胤禛是不知道的,他只觉得那拉金婵的眼神挺奇怪,让他有一种浑身发毛的感觉,胤禛忍不住伸手搓了一下胳膊:“我岂能和秦始皇相比?”

“那是,你当然是比不了的,这世上也没几个人能和秦始皇相比。”那拉金婵认认真真的点头,看的胤禛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他就是客套一下知道吗?

那拉金婵不去看他,生怕自己控制不住给胤禛一把毒药的想法——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这世上,可没有无色无味的毒药。

再者,乾隆反正是被蝴蝶了吧?

那胤禛再多干几年,没继承人,四舍五入,他的十年抵消了乾隆的六十年,所以还算是消灭了大清五十年?也还是……比较划算的?

再反过来想想,自己多十年时间,可以让星星翻倍,那也是划算的?

那拉金婵将各种思绪给甩开,又来安慰胤禛:“不过你要是能改变大清的政治体系,那你说不定到时候能在秦始皇面前站一下?”

其他的昏君什么的,只能跪着。

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必然得有一个坐着的位置。

胤禛能站着也是很光荣的了。

多年夫妻,哪怕剩下这些话,那拉金婵没说出口,但胤禛竟是从她眼神中看明白了,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无语:“你可真是……算了,早知道你和别人不同了。”

所以有这种想法,也不算很奇怪。

既然那拉金婵也不着急回去,那两个人干脆就在热河过年。虽说胤禛已经痊愈,但胤禛并不想张扬,到时候蒙古那边的亲王郡王若是来拜访,他是见还是不见?

不见吧,人家大老远的来。

见吧,也不知道康熙心里会怎么想。

干脆,他就将痊愈的消息给瞒下去了,就他和那拉金婵两个,清清静静的过个年。

热河这边的库房里也有烟花,两个人吃了年夜饭,就在院子里放烟花。那拉金婵胆子大,拿着火折子弯着腰伸着手去点,胤禛在旁边指点:“手要稳住。”

那拉金婵点了几次没点燃,将火折子塞给胤禛:“你能你上。”

胤禛呵一声,自己上,看见火撚点燃,立马后退,砰的一声之后,大红色的烟花冲出去,在半空中炸开,亮眼的很。

那拉金婵笑眯眯的看胤禛:“除旧迎新,百病全消,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双手捧拳在他面前晃一晃:“红包拿来。”

胤禛嘴角抽了抽,按下她的两只爪子:“什么红包,你还是小孩子吗?”

过年给的只有压岁钱,哪儿有什么红包?

那拉金婵再次将两个手从旁边伸出来抱拳:“我不是小孩子啊,我要的是红包,不是压岁钱。”

胤禛无语片刻,又将她爪子按下去:“那也是明天才给的,哪儿有今天给的?”

那拉金婵这次很顺从的将手给放下来:“那说好了,明天给,一定要记得,不然我会记一年的。”

胤禛可太知道她现在的小心眼程度了,立马转头吩咐苏培盛:“去准备个红色的荷包,我记得我还带着几个金元宝?全塞进去。”

苏培盛赶紧应。

那拉金婵也不嫌弃少,反正白得的,谁会嫌弃少呢?

胤禛又吩咐侍卫去放烟花,大过年的,没人觉得放烟花幼稚,反而都是兴致勃勃的,你一个我一个的,连太医和小宋大夫都没落下,点了烟花点炮竹,噼里啪啦的。

闹到八九点才去睡觉。

本来要守夜,但胤禛这身体怕是撑不住,那拉金婵索性也不跟着熬了,两个人干脆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再起床对着京城那边磕头请安,算是拜年了。

那拉金婵让侍卫去城里换了不少的金银瓜子。

这会儿从苏培盛开始,进门先行礼,然后给主子磕头拜年。胤禛负责叫起,那拉金婵就负责抓一把金银瓜子给他们放在手里。

钱财不多,但这是心意,大家也都乐呵呵的。

出来再数一数,比一比,看谁的金瓜子多,谁的银瓜子多。

也不用去拜年,也不用待客,过了上午,到下午就开始清净了。

看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忙活半个时辰,就起身在院子里走一走,散散步,松散一下身子骨。

这样清净的日子一直过到正月十五。

本来那拉金婵是想二月里再出发的,但胤禛实在是闲不住,他就是个劳碌命,没事儿做反而更急躁。

既如t此,那就干脆出发吧。

行李并不用怎么收拾,该烧掉的都已经烧掉了。这边剩下的,等他们走了,自有行宫的人会收拾起来的。至于特产,也不用买,他们是在这边养病,又不是来游玩的,人好好的回去,就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轻装减车,正月十六出发,夫妻两个就赶往京城了。

一路的景致……大冬天能有什么景致?看一天也就看厌烦了,小宋大夫给把脉之后,确定胤禛身体能受得住,干脆也就快马加鞭了。

到了京城门口,苏培盛就赶紧来回话:“十三爷和十四爷在外面等着呢,说是来接爷您回京。”

胤禛忍不住挑眉,十三会来迎接倒是可以想象,但十四?这是吃错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