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不过,我也不太会。……(1 / 2)

第107章第107章不过,我也不太会。……

太子妃的演讲对内对外都是很成功的,对内是鼓励了那些女学生们,对外则是宣扬了弘晖学校的名声。

反正这次演讲之后,甚至有不少官宦人家爱的姑娘都来询问这入学的事儿。

当然,因着不是正常招生时间,所以那拉金婵也就让人全部给拒绝了。反正今年的女生是招够了,甚至她也没想过从富贵人家招收女生。

因为慈济院招收来的女生,学成之后她们不会嫌弃纺织厂的工作,她们也愿意留在学校做助教,也会去做账房先生,反正能养活自己,就是抛头露面也无所谓。

这种学生呢,才是有可能会将她们学过的东西给散播出去的,就好像是蒲公英,她们有飞翔的过程,有不嫌弃落脚之地,愿意扎根的淳朴的想法。

但像是这种高门大户出来的,哪怕是她们自己愿意呢,她们背后的家族必然也不会答应让她们去做寻常的女工,甚至账房先生。

当然,她们也能传播她们学到的东西——嫁人生子之后,子女就是她们的学生。

可改变命运的机会,那拉金婵是更愿意交给走投无路的慈济院出来的这些女孩子们的。官宦人家的子女,她们毕竟是还有别的出路的。

不过,虽然她内心是有偏向的,但招生的各种规定既然是制定出来了,那么只要条件符合,人家报名了,那拉金婵就必得要给人家一个入学的机会。

这些都是明年三月的事儿了,暂且是不用很费神考虑的。

太子妃这次的演讲也给太子妃带来了一些好处,比如说,名声。

她能屈尊降贵去给一些贫苦出身的女孩子们做演讲,据说还当场拿出来了三千两银子捐赠给学校做奖学金,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上,都有夸赞太子妃慈悲,性子宽厚的。

这事儿那拉金婵是一箭三雕,同样也给学校的这些女孩子们擡高了一下t身家,将来毕业了出来找事儿做,还可以说自己是见过太子妃,得过太子妃的教诲。

胤禛都觉得她这事儿办的很是出乎意料,等听那拉金婵说太子妃是自己提出来的,沉吟片刻才说道:“太子妃怕是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下出路了。”

她估计是怕太子再次被废的话,是会没活路的。

当然,这并非是说太子妃是看出了胤禛的潜力的意思,而是太子妃想要通过弘晖学校,将自己的名声给稳固一下。将来就算是太子出事儿,太子妃有个贤良淑德的名声在,新君不管是谁,为了仁君的名声,都需得将太子妃给留下。

胤禛想的更多一些:“弘皙怕是和太子妃不贴心。”

甚至,弘皙可能是更偏着太子这边的。

想想也是,人家是亲父子。

那拉金婵对这些事儿不做评断,反正有没有她的建议,都不太会影响胤禛的将来。说不定有了她的建议,胤禛的将来才会变得飘忽不定?

她只让人收拾行李:“你不是说要往圆明园住一段时间吗?府里有二格格照看,弘昀暂且住在宫里,要不要带着弘时?”

还是那句话,弘时和胤禛是亲父子,她虽然不喜欢李氏,但现在身份都定死了,她除非是假死逃遁了,不然这个嫡母是当定了,那何必让自己做个恶人呢?

反正弘时又不用她亲自抱着哄着,人家都三岁了,已经启蒙了,说话也很溜了,那拉金婵就当弘时是亲戚家小孩儿就可以了。

胤禛沉吟片刻才说道:“带着吧,李氏这一出来,总想缠着弘时,她那性子……”

再给弘时带坏了。

既然要带弘时,那就需得让人去给弘时收拾行李,这一耽误,本来上午就能出发的,也就只能是等下午了。

下午太阳有些晒,马车里的冰盆就多放了两个,弘时和那拉金婵坐在马车里,胤禛本来是在外面骑马的,但不到一刻钟,就钻进了马车。

弘时本来笑嘻嘻的和那拉金婵说话,缠着那拉金婵想去学校玩儿,胤禛进来,小身子一缩,就不敢出声了。

那拉金婵在他脸颊上捏一把:“你阿玛又不吃人,你就是说错话了,他还能打你不成?何必怕他呢?再者,我护着你,只要有我在,我保准他一根手指头都不会碰你的。”

弘时偷摸摸去看胤禛,胤禛面无表情。

弘时于是将脑袋埋在那拉金婵的胳膊上,那拉金婵就伸手戳一下胤禛的手臂:“你也笑一笑,看给孩子吓的。”

胤禛挑眉:“这是威严。”

做父亲的,需得在儿女面前保持威严。

那拉金婵笑了下,本来想反驳,但一想到这社会属性,又将要出口的话给咽回去了,算了,父权社会,真要是让弘时学的没大没小的,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毕竟,人家家里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这子女的教育,自然不能和寻常家庭的一样了。

她转头就捏了一块儿点心塞给弘时,再笑一笑:“你阿玛就是这样的性子,他心里还是很疼爱你的,这样吧,你给嫡额娘背首诗?你二姐姐说你前段时间刚学了几首诗。”

弘时立马挺起来小胸膛:“好,我给嫡额娘背诗,嗯,床前……”

小孩子摇头晃脑的背诗,样子很是可爱,那拉金婵笑的眼睛都弯起来了,又听弘时童言童语的说上课时候好玩儿的事情——他已经启蒙,府里的田先生是暂且做他的启蒙先生的。

每日里,三岁的小孩子也是要上两个时辰的课的,一个时辰是学认字,一个时辰就是随意背诵一些诗词。

胤禛拿着一本书,一边随意翻看,一边偶尔看一眼这两个人。

圆明园距离王府不算远,一个时辰左右也就到了。

下了马车,弘时撒欢一样往里面冲,带着小太监要去粘知了。

胤禛带着那拉金婵往里面走,那拉金婵还顺口说起来三阿哥家的园子:“汗阿玛年年去,也不知道那每年的景致是不是都一样。若是一样,岂不是看腻了?”

胤禛笑道:“定然是不一样的,去年看迎春花,前年看牡丹花,大前年看茶花,三哥那样细致的人,怎么可能每年让汗阿玛看一样的景色?”

那拉金婵忽然凑近问道:“你说,三哥心里,是不是对那位置,也有些想法?”

不然怎么就会这么讨好康熙呢?

胤禛沉吟片刻才说道:“定然是有的,他也是皇子,又素来有才华,在文人墨客中素有名声,怎么可能一点儿心思没有呢?不过,书生嘛。”

民间有句话,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三阿哥确实是有才华,也有名声,但致命的缺点就是没兵权,不光他自己没有,他甚至因着大部分时间都在交好文人墨客,所以他的人脉里面没有带兵领将的。

如此一来,他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也无计可施。这就好像是没牙齿的老太太面前放着一盆大骨头,想吃吧,无处下嘴。不吃吧,那香味又扑鼻。

三阿哥……胤禛是从没放在心上的,他不是对手。

众兄弟里面,他现在唯一觉得是威胁的,就是八阿哥了。

大阿哥被圈禁,不足为惧,太子嘛,就算是现在还是太子,但被废过一次,他自己就已经开始放飞自我了,总还会有第二次被废的机会的。

那拉金婵笑道:“别小看书生,书生给你写几个话本在民间一流传,再好的名声都能给你糟蹋了,就好像那包青天里的铡美案。”

人家历史上真正的陈世美,可不是什么负心汉。

胤禛笑道:“我身正不怕影子歪……”

那拉金婵打断他:“你是身正不怕影子歪,但这世上自来是传谣容易辟谣难,百姓可没什么分辨能力。”

胤禛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我还需得提防着三哥?”

“我可不是这意思,我的意思是,文人墨客的嘴巴厉害,这世上的言论,八成都是掌握在他们的笔下的,你啊,需得在这方面呢,提前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监管机构,甚至,提前掌握这么一个利器。”

那拉金婵说道:“我知道朝廷有官报,但是,官报这种东西,百姓们又看不见,就算是看得见,也不见得能看懂。就算是看得懂,也不一定能讲明白。但偏偏,这世上的言论,也不光是之后百官们能说的,百姓们也是有自己的言论的。”

胤禛立马说道:“朝廷有乐坊,朝廷但凡有什么律例,乐坊那边都是要编写戏曲的。”

大清刚建国之后,就曾经推广了几个戏曲,像是什么讲述前朝黑暗,贪官污吏的,还有讲述大清的好的。不过,那会儿是满人才入关没多久,大概是没掌握这个戏剧的精髓,所以演出了几次之后,效果不是很好。

所以才有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些事儿。

再后来,这些戏剧就只是在京城周边传播了。乐坊是照旧会编写戏曲的,但大多时候是只在宫里演出。

胤禛伸手摸着下巴,那拉金婵这话倒是给他提醒了,这乐坊,说不定还能起到大作用?毕竟现在可不是刚入关时候了,现在朝廷也是有不少汉人官员的,写戏本子这种活儿,他们总能做得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