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 您是正人君子。(1 / 2)

第103章第103章您是正人君子。

那拉金婵其实到学校也并没有多少事儿,不管是三月招生的事儿,还是六月毕业的事儿,她都已经和王先生交代过了,并且也有大概的提纲做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慢慢填充,所以在学校转了一圈,她也就出来了。

正想着现在回去是不是有些早,就见九阿哥兴冲冲的领着个道士在街上走,她看了一下九阿哥去的方向,大概是去八阿哥府上?

这道士,难道就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叫什么来着?

张明德?好像不是这个,又好像是这个?

不过她看了片刻也就转回视线了,和她不相干嘛。

等回到王府,胤禛也回来了,不过胤禛脸色有些不太好。那拉金婵就顺手给他倒了一杯茶:“怎么了?”

“今儿胤禟和我说,太子谋反这事儿,可能是被冤枉的。”胤禛说道,那拉金婵正要喝茶呢,听着这话,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谁?”

“老九。”胤禛说道,那拉金婵眨眨眼:“之前十四来说,废太子谋反的证据,那封和蒙古亲王联络的信件,是八阿哥府上的何先生仿写的。”

胤禛点头,那拉金婵又说道:“老九和八阿哥向来是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胤禛对她这形容有些嫌弃:“什么如胶似漆……他们是正经兄弟。”

那拉金婵摆手:“我没说他们不正经,但是,老九的意思就是八阿哥的意思对不对?”

胤禛点头,那倒是对的,九阿哥从来都是八阿哥的跟屁虫,所以九阿哥的话,十有八九就是八阿哥的本意。

“所以,你觉得是谁说谎了?”那拉金婵问道,胤禛叹口气:“我不知道是谁说谎了,但现在,很显然他们都在找我做这个出头鸟。”

十四来找胤禛是因着胤禛是他亲兄弟,但老九找他是为了什么?

老九既然是废太子是被冤枉的,那肯定是手里有证据的,他为什么非得要找自己帮忙上折子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都找你,是因为你最有可能为废太子翻案?”那拉金婵犹豫了一下说道,看胤禛:“你是废太子的左膀右臂这事儿,深入人心?”

人人都觉得你对非太子死心塌地,至死不悔。

胤禛嘴角抽了抽,片刻之后说道:“十四来找我,我可以顾虑亲兄弟之间的情分,不找汗阿玛说这事儿,可现在老九也找上了我,若是我还不上折子……怕是汗阿玛心里也会怀疑我。”

但要是上折子的话,要怎么将自己给摘出去呢?

这折子如何写,就需要仔细衡量了。

那拉金婵并不去打扰他,她又不会写折子,这方面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胤禛沉思片刻,就去叫了苏培盛和图山,大约是派人出去打听什么事情。对于老九手里的东西,不光胤禛,其实那拉金婵也是有些好奇的,所以等胤禛回来,她就顺口提起来:“我在街上看见了老九,带着一个道士往八阿哥府上那方向去了,至于是不是去八阿哥府上,我也不太清楚。”

胤禛有些诧异:“道士?我记得老八不信道。”

顿了顿他才说道:“回头我打听打听。”

他恍惚记得,大阿哥胤褆才是信道的,这个道士是哪儿来的呢?

胤禛一晚上没睡觉,纸团扔了一张又一张,一直到快凌晨,才总算是将折子给写的差不多。等晾干了之后收起来,躺到床上不到一个时辰就又该起床上早朝了。

他并未提十四找上门的事儿,只说了九阿哥的话。

皇上看了折子之后,单独见了胤禛,问了折子上的事儿:“胤禟说胤礽是被冤枉的,可有证据?”

“儿臣也不知道九弟有没有证据。”胤禛老老实实摇头,只为胤礽说好话:“但二哥的性子儿臣却是有几分了解的,再者,就算是要谋反弑君,蒙古并非是一个好地方。”

在京城,在宫里不行吗?非得要去蒙古。

康熙已经过了最初的震惊痛苦,他沉着脸将折子扔在桌子上:“你倒是对胤礽有信心。”

胤禛并未说话,康熙停顿片刻才说道:“既然胤禟说胤礽是被冤枉的,那这事儿,朕就交给你去查。”

胤禛应了下来,出了宫就去找胤禟。

胤禟大咧咧的说道:“我自然是怀疑老大的,老大不止一次说过,皇太子暴戾,若遇我,当刺杀之,他一直都想对太子取而代之。所以,找人捏造了这样的信件也是很有可能的。”

胤褆想要取代这事儿,几乎……算了,就完全是放在明面上的。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人为什么会被下狱?一个惨死牢中,一个虽然出来了,但很快也死了,他们两个的罪名就是挑拨皇子内斗。当然,这只是罪名之一。

谁都能看出胤褆的野心。

但胤褆也不是傻子,胤礽被抓的时候,胤褆是正在西北,鞭长莫及,就算是现在回来了……事儿都尘埃落定了,他就算是要插手,又能在哪儿插手呢?

总不能说胤褆是神机妙算,在西北时候就算出来胤礽的种种行为,然后就顺势做了个套子,将胤礽给塞进去了吧?

“我是有证据的,我手里有个人,叫张明德,是个道士。”胤禟神秘兮兮的凑近,压低了声音给胤禛讲:“这道士呢,是我从老大的别院找出来的,说是会相面,曾给老大看过,说老大命格贵重,又说老二命途多舛。”

胤禟笑嘻嘻的:“这道士还说,他有能人异士的好友十六个,可以帮老大做成大事儿,还找了顺承郡王等人,要拉拢顺承郡王他们投靠老大。”

胤禛沉着脸,片刻才问道:“这人现在在哪儿?”

“被八哥赶走了。”胤禟略有些可惜的说道:“我原以为这人可以当证据,证明二哥是被大哥给陷害,但这人到了八哥面前又说些不知所谓的话,八哥不爱听,就将人给赶走了。”

“你刚才说人在你手里?”胤禛问道,刚还是在他手里呢,现在就是被赶走了?

“是啊,人是被八哥赶走的,但是我想着还有用,就又给抓回来了。”胤禟说道,起身:“走,我带你去见见。”

胤禛沉吟片刻,摆手:“我就不见了,你将人送到刑部去,我去宫里给汗阿玛回话。”

牵扯到大阿哥,这事儿就不好私底下审问了。

胤禟很干脆的点头,一边送了胤禛出门,一边急忙让人去带张明德。

康熙最后是命宗人府那边,还有顺天府,以及胤禛,三方同审的张明德。

张明德此人,确实是大阿哥找来的,因着说是有些异能在身上,也给大阿哥表演过,大阿哥觉得是有大本事之人,就留在了身边。但张明德轻狂,背着大阿哥找了顺承郡王等人,说是要帮大阿哥夺取太子之位。

这些人里面呢,有几个胆子小的,就不愿意,张明德生怕这些人去找康熙告状,就想逃出京城去。

但运气不太好,被胤禟给抓了。

胤禟是听过张明德的名字的,兴冲冲的带了人去找胤禩,觉得这是扳倒大阿哥的大好机会——就算是太子被废了,但胤禩是排行老八,上面又有大阿哥,又有三阿哥,还有老四等人,这皇太子的位置就不一定是老八的。

所以,得一个个给弄下来才行。

但胤禩觉得张明德就是一个信嘴胡说的江湖骗子,再者因着十四的事儿正在烦心,听了几句话,就将张明德给赶走了。

胤禟不太甘心,这才又将张明德给抓了回去。

送到康熙桌子上的折子,就是这样总结的。

康熙命人去宣召大阿哥,问这张明德的t事情。大阿哥也有些恼恨:“儿臣原是将他当个杂耍的,没想到他竟是私底下这样陷害儿臣……”

陷害太子这事儿肯定是不能认的。

张明德也喊冤枉:“大阿哥说遇见太子当刺之,小的既然得大阿哥恩典,自然是要为大阿哥分忧……”

所以他是一片忠心,得了大阿哥供养,自然就要为大阿哥办差。

康熙都气笑了,难不成还得夸赞你这一番忠心不成?

张明德是没能落得好,但大阿哥也被顺势圈禁了——就算他分辨自己是无心之言,但那会儿太子还是太子,一国储君,你话里话外的都是刺杀之,这成何体统?

再者,太子弑君这事儿,到底是不是陷害,康熙也有些迟疑的。

若是被陷害,那大阿哥说不定是有份儿掺与的。可若不是被陷害……

康熙想到自己前面几十年对太子的信任宠爱,心里也不是不难受的,毕竟是自己一手抚养教育大的孩子,就这么年关起来……他岂能不心疼?

他并不想信太子是真的要谋杀自己。

十四和八阿哥那边不知道是不是有了什么默契,两个人竟是谁也没有揭开对方的短处,十四没再提过何先生的事儿,八阿哥也从不曾说过十四贪污这事儿。

到了五月里,康熙对太子的态度就松动了许多,在朝堂上就总回忆起来太子早前时候的恭顺能干。

三阿哥向来体贴上意,就忙上了折子,说太子谋逆,是因着大阿哥逼迫。若非是大阿哥步步紧逼,太子不会出这样昏聩主意,该先惩治大阿哥才对。

然后,又有人上折子,说大阿哥养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