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 / 2)

女钳工[六零] 渝跃鸢飞 3830 字 3个月前

第59章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完成了?

王柏强僵在了椅子上。

又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被昨天那台车床震耳鸣了。

这不正常吧?

之前进度分明还差一截,还有很多问题堆积在那儿,虽然整体框架是有了,但细节处禁不起细看。

他不可思议:“做完了?”

林巧枝点点头,把一小摞最核心的图纸搬过来,落在桌上,发出“嘭”的一声闷响,然后激起了一圈肉眼看不见的细尘。

“您看看!”

王柏强看看林巧枝,又看看图纸,沉默片刻,伸手拿了一张。

看了一会儿。

王柏强就直接感觉有点麻了。

就是脑子里嗡嗡的,觉得这个世界都有点不正常了。

按照常理说,从一个项目开始有想法,到最后落地,其实是需要一整个团队,投入很多前期资源的,大部分时候,都需要国家支援。

前期资源这方面,林巧枝算是蹭了王柏强之前项目的经费和数据,这一波,属于一鱼两吃了。

经济又实惠!

紧接着是技术突破,林巧枝想做的这个,喊出口号、提出想法的时候,甚至王柏强的那版丘陵拖拉机都没做出来。她提出的想法又太过大胆超前,什么折腰转向,什么双向驾驶,甚至涉及电子传动系统,这些,在世界拖拉机史上都是空白的。

于是,当时就没有组建起一个团队。

而且,大多数时候,这种“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的年轻人想法,很容易做着做着就没声了——做做就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了。

可偏偏林巧枝不一样,她那想法嗖嗖的冒,遇山开山、见水架桥,进度不断往前推。

等70型丘陵拖拉机量产,大伙终于腾出手来之后,嚯,发现有点跟不上了!

做的这都是什么啊?

算的这都是什么东西啊?

公式哪里来的?

——你还去深学了物理?

四轮等大这个扭矩分配和咱们常规理解也不一样啊!!

于是,本来就还没组建起来的团队,就因为林巧枝跟那边三轮摩托一样,嗡嗡两声油门到底,一个飘逸转弯蹿没影了,只留下一地飞扬的灰土。

最后就剩下小羊三两只。

都是跟林巧枝关系好的,被强抓过来薅羊毛的。

其实按道理说,林巧枝即使天赋高,愿意下功夫,也不至于这么快。

但这不是有现成的教学对象在梦里摆着吗?

这就跟学医学解剖一样,对着书学什么心肝脾肺血管,学什么动脉夹层,能有直接对着真人,对着真心、真肺、真动脉夹层来得快?

不仅可以看实体,还能捏,还能摸,还能上手术刀,还不怕给切坏了。

这要是学医,不得兴奋坏了?

当然了,梦里兴奋做解剖就有点……丧心病狂的味道了。

但不可否认,增益是巨大的。

三方加持下,不可思议的事就落到王柏强身上了,觉得项目进度就像是绑了一根火箭一样,一段时间不见,就变样,一段时间不见,又大变样……

这才几天,直接把一堆相互杂糅影响的问题全都处理了?

您当这是菜摊砍瓜切菜呢?

实际上,进度推平到现在,再想要改点什么、做点什么小设计,在林巧枝眼里,还真的有点砍瓜切菜的感觉。她甚至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慢了,总归是因为入行时间短,经验浅,知识厚度也不够,前面耽误了不少时间。

“我看看啊这个动力线……”王柏强坐在桌前,一边看图纸,一边声线平直的就像是一台呆滞的车间流水线。

他看着就入了神……嗯也有点像入了魔。

念念叨叨,神神经经的。

林巧枝感觉这一幕有点熟悉,但她可不愿意承认自己苦恼的时候,也像是这个模样。

挪开了眼睛。

她静悄悄的溜到外面,拿了王工操作台上的铁皮水壶,还有自己的,去外边倒了水。

回来之后,把水放在王柏强手边。

她则是抱着自己的水壶,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坐了一会儿,对于现在这个情况和座位,感觉有点稀奇。

她左看看,右看看。

看着眼前的情况,她忽然冒出了一点贼心,这要是有一台照相机,她现在往椅子靠背后一靠,再把二郎腿偷偷一翘,悠哉喝点水,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旁边“埋头苦学”的是王柏强。

这要是“咔嚓”一下拍下来了。

林巧枝用力抿紧嘴唇,才勉强压住了往上翘的嘴角,心里哈哈哈哈……

相信所有“吐槽王工黑面阎王”小分队的成员都会乐不可支地笑到打跌,感觉大出一口恶气。

王柏强擡头。

林巧枝笑容一收,不知道是不是心虚,麻溜站起来蹭到桌边,站得很好:“王工,您看出什么问题来没有?”

王柏强有点疑惑地看她。

怎么忽然觉得今天这声音有点不对?竟然听出了一丝谄媚?

他也没多想,估计还是昨天那台机器惹的,今天耳朵不是很好,“我暂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不过还是得多请几个人来看看得好。”

林巧枝点点头。

于是王柏强私下喊了几个高工来。

这也是照顾自己徒弟,万一真要出了什么差错,自己人私底下提出来就先解决了,也不会太不好意思。

乔元、陶正宜等几个比较熟悉的高工被请来看。

也都没看出什么问题。

一方面是,图纸里有一部分技术,确实已经超出了能力范畴。

一方面则是,拖拉机必备的功能那部分,也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

“厂里一起看看吧。”

林巧枝和王柏强听了几个高工的说法,对视一眼后,做下这样的决定。

温东鸣雷厉风行,定的是当天下午的高工大会。

但当天上午,事情就在所有高工组传遍了。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错愕,嘴巴微张,满脸的震惊和不可思议,紧接着就沸腾了起来。

“是那个之前提过的,领先世界水平的拖拉机?”

“那玩意不是属于‘大胆假设’的范畴吗?真实现了啊,还请所有高工去开评议会,这是想上报立项?”

这个时候,知道消息,且看过图纸的乔元等人,就走出来溜达了两步:“王工邀请我先去看了图纸,我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众多的议论和疯狂交流,在得到这几个高工的“准话”之后,一时间都有些暂停。

作为能看出门道的内行,这消息落在他们耳朵里,简直比最劲爆狗血的八卦消息还刺激一百倍,什么隔壁王大爷李大娘外面有孩子三角恋之流的都不值得一提了。

整个上午,好多高工组工作效率都明显降低了不少,光顾着和周围的人疯狂交流去了。

“这才多长时间?那么多技术难题都被克服了?这技术很容易吗。”

“是有点太神了吧。”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容易的话你试一个?等我翻翻,上次我师傅从王工组那边回来之后,把我们拎去办公室讨论学习过,等我翻笔记啊。”

最后说话的这个,是乔元组的一个钳工。

大概是对那次讨论记忆犹新,被冲击得很厉害,很快就找到了当时讨论过的问题。

他拿出来招呼周围人过来道:“来来来,这是为了保证拖拉机在狭窄丘陵地块灵活性,设计双向驾驶时遇到的,液压管路和线束密封抗疲劳的问题,你们看看好不好解决。”

他周围聚拢了一圈关系不错的。

大家边看,他一边叭叭叭地说,也不知道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多久:“敢把所有高工都拉过去开大会,这说明人家不仅解决了,还对自己的解决方案有信心。做技术突破的不少,但能做出这种世界领先水平的突破,你们谁见过?”

即使很早工业领域里就有口号【一定要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很多单位还贴了横幅,写了大字在墙上。

可光是努力赶上就用尽了所有力气,受了不知道多少委屈,忍了不知道多少酸楚,真想做到“超过”,哪有那么容易?

黑色脑袋围成一团看那个本子。

好一会儿都没有人说话。

过了半晌,才有人道:“复杂成这样,还能想出办法,确实厉害。”

这一声感叹,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大家纷纷表露出自己的情绪来。

“这不止是厉害了,这种没有人踏足过的空白区,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头大,就算图纸出来了,之后也是一坎接一个坎儿,跟走开荒山路一样全是野草刺蔸子。”

这可和他们做的,在已经有的架构里添添改改,完全是两个概念。

没点本事和底气,谁敢往这条路上闯?

这样按捺不住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就更没什么心思工作了,等着自己师傅去开会。

陆续有高工进入会议室。

都比原本预计的时间,早来了不少,有的提前四五十分钟就来了。

来了就先找林巧枝。

林巧枝按照他们好奇和擅长的部分,给他们分了图纸:“有任何疑问和问题,都请及时与我交流。”

原定两点半的会议。

才两点钟,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一圈埋头看图纸的高工。

林巧枝又一次面对同样的情况。

可这次,她却没有上一次的忐忑不安,连呼吸都紧张得屏住。

可能是有经验,心态得到磨练。

或许是又完成一件其它地方所有人都完成不了的事,这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是极其增长信心的。

沉默的时间很长。

等了差不多快一个多小时,才有人陆续发声。

也不是说“没问题”之类,而是对自己疑惑的部分、发出质疑。

林巧枝摆事实、讲技术,拿数据,逐一和他们辩论。

之前20吨重模具那个,基础图纸还是别人的,她只是负责设计分体方案,但今天这份拖拉机图纸,每一个零件可都是她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她心里有数。

偶尔一两个觉得对方说的还挺有道理的问题,林巧枝直接就拿绘图纸和铅笔:“稍等我一会儿,十分钟。”

当场就给改好了。

“这样是不是解决了?”

这场讨论会从下午一直开到晚上七八点。

整整一个星期,隔一两天就开,每次都讨论不同的问题。

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讨论这套拖拉机的可行性。

会议室里,大家穿得都朴素,可眼睛里都是热忱,没有人喊苦喊累,投入讨论都非常积极。

直到这天,会议室里终于没了声音。

并不是百分百确认这个全新的、几乎引领世界水平的拖拉机没有问题。

只能说,在他们目前的技术能力范围内,已经竭尽全力了,看不出什么漏洞。

在所有高工表态过后。

林巧枝宣布:“红旗厂内部评议会通过。”

逐渐响起掌声,并不热烈,却代表着认可。

她又看向温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