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首映式上的钢印风波(1 / 1)

纪录片首映式的油印海报贴满机关大院时,赵师傅正在食堂熬制\"首映纪念咖喱汤\"。海报上的李海山局长穿着1962年的道具军装,肩章上的金粉其实是玉米粉,在秋阳下闪着可疑的光。张大姐举着咸菜罐挨个收门票:\"五角钱看国际大片,送半勺胜利卤汁——罐底钢印保真!\"

放映室的幕布是用旧窗帘改的,投影仪的光束里漂浮着咖喱粉颗粒。当镜头对准张大姐的咸菜罐,罐底\"AdEINShANGhAI\"的钢印突然定格,印度商人的旁白响起:\"这个来自中国上海的罐头,承载着中印第壹次膳食外交的密码......\"

\"停!\"后排的省厅干事突然站起来,搪瓷缸磕在折叠椅上,\"怎么把国产罐头说成国际信物?\"他转向李海山,中山装纽扣系错了位置,\"李局长,当年的保密协议......\"

局长盯着幕布上的钢印,突然想起陈永年昨夜塞进他抽屉的文件——1962年转运清单复印件,末尾备注栏写着:\"维生素瓶底钢印需磨去,避免国际误会\"。他清了清嗓子:\"同志们,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体现!上海制造的罐头,装上印度咖喱粉,不就是最好的友谊证明?\"

王建国表舅的五秒广告在片尾突然炸开。镜头里他举着\"真相牌玉米咖喱粉\",背后是机关大楼的五角星灯:\"腹泻不要慌,神药在边疆!1962年抗痢配方,今日重现江湖......\"老张笑得拍大腿,解放鞋踢翻了脚边的搪瓷缸:\"表舅这广告词,比赵师傅的咖喱包还辣!\"

首映式在混乱中结束,印度商人被省厅干事拉去\"探讨历史细节\",张大姐的胜利卤汁泼了半罐在幕布上,形成诡异的咖喱地图。高小林在片尾字幕里找到自己的名字——\"历史见证人?维生素守护者\",旁边还配了个小玻璃瓶图标,瓶底的\"1962\"钢印格外清晰。

代购科的电话在午夜响起。王建国表舅叼着胡萝卜雪茄,对着听筒大喊:\"要十箱玉米咖喱粉?没有!先汇款再排队——什么?香港来的订单?把'抗痢神药'改成'怀旧风味冲剂'!\"他踢了踢脚边的麻袋,里面漏出的玉米粉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撒了把过期的维生素片。

李海山局长的办公室亮着灯。他对着1962年的转运清单复印件发呆,陈永年新送来的咖喱包放在文件上,油渍正慢慢渗向\"xc-627\"编号。窗外传来老张和赵师傅的争吵声,前者要把解放牌卡车刷成咖喱色做广告,后者坚持用咸菜罐当油箱盖:\"当年的维生素瓶能当道具,我的罐头就能当零件!\"

高小林在药箱里发现了真正的\"历史见证\"。他珍藏的玻璃瓶底,钢印\"1962\"旁边不知何时多了道划痕,细看竟是个歪歪扭扭的咖喱勺——像极了张大姐在黑板报上画的图案。他突然明白,所谓的历史密码,不过是时光在机关大院的墙缝里,悄悄撒了把咖喱粉。

深秋的夜风卷着首映式的残海报,从\"为人民服务\"的铜匾上掠过。高小林看见王建国表舅正在给传达室的木门钉新牌子:\"国际膳食文化贸易公司\",旁边贴着张手写公告:\"招聘启事:会说咖喱味普通话者优先,需熟悉1962年抗痢配方......\"

办公楼顶的五角星灯又坏了一盏,剩下的那盏映着李海山局长的剪影。他正对着镜子调整道具军装,突然发现肩章上的玉米粉金箔,和1962年照片里的咖喱渍一模一样。局长笑了笑,把军装挂回衣架——那里还挂着张大姐的咸菜罐戏服,铁皮片在夜风里轻轻碰撞,像在演奏一曲未完成的荒诞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