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臣必取其首级!”吕婆楼眼中,闪过狠戾之色,领命而去。
书房内,再次剩下苻坚一人,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灰白色。
寒风涌入,吹动他的衣袍,却吹不散他心中,那团越烧越旺的火焰。
他仿佛能看到,在这灰白的天光下,长安城的街巷中。
无数黑影,正在悄无声息地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奔向各自的位置。
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迅速收紧,网的中心,便是那座血腥弥漫的太极殿。
“苻生…”苻坚望着皇宫的方向,低声自语。
声音中已无,兄弟之情,只有冰冷的决断。
“你的时辰…到了。这关中天地,该换一番气象了!”
天赐良机,已被抓住,潜龙,即将出渊!
第三幕:暗夜网
长安的夜色,成了吕婆楼及其麾下“暗卫”,最好的掩护。
这座巨城,在白日的疯狂与哭嚎后,陷入一种疲惫而恐惧的死寂。
宵禁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巡逻队,沉重的脚步声。
偶尔传来的犬吠,反而更衬出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吕婆楼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穿梭在坊墙之间的阴影里。
他身后,跟着十余名同样黑衣黑裤、脚步轻盈如猫的汉子。
这些人,是他多年来,精心培养的死士。
精通潜伏、刺杀、情报刺探,是苻坚手中,最锋利也最隐秘的獠牙。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位于皇城东南隅的,中护军强王的府邸。
强汪是苻生的表弟,凭借这层关系,掌握了部分宫廷禁卫的指挥权。
对苻生死心塌地,性情残暴,是苻生忠实的看门恶犬。
控制或清除他,是掌控宫禁的,关键一步。
强汪府邸守卫森严,但在吕婆楼这等专业人士眼中,并非无懈可击。
避开明哨,用淬毒的吹针放倒暗桩,以特制的工具,悄无声息地撬开侧门门闩…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府内,强汪正在宴饮作乐。
苻生北征在即,他这个表弟兼禁军统领,自然也捞足了好处。
府中歌姬翩翩,酒肉飘香。
他搂着美妾,大声吹嘘着,此次随驾北征,定要如何屠城掠地,博取功名。
吕婆楼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厅堂外的廊下。
隔着窗棂,冷冷地看着,里面醉生梦死的景象。
他打了个手势,两名暗卫如同狸猫般蹿上房梁,无声无息地,垂下带钩的丝线。
厅内,强汪正举杯欲饮,忽然感觉脖颈一凉,似乎被什么细丝勒住。
他刚想惊呼,那丝线猛地收紧,瞬间切入他的喉管!
他双眼暴突,脸上得意的笑容僵住,手中的酒杯“当啷”落地。
鲜血从他嘴角和脖颈渗出,身体抽搐着瘫软下去。
旁边的美妾,吓得刚要尖叫,被射出的短弩箭矢洞穿咽喉,一声未吭便香消玉殒。
音乐戛然而止,歌姬乐师们,吓得瘫软在地,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吕婆楼缓步走入厅堂,看都没看,强汪的尸体一眼。
一名暗卫迅速从强汪身上,搜出调兵符印和令箭。
“清理干净,封锁消息,在他明日‘按时’入宫之前,不许任何人出入此府。”
吕婆楼的声音,没有丝毫感情。“是!”暗卫领命。
吕婆楼拿起,那还带着体温的兵符,眼中冷光一闪。第一步,成了。
离开强府,吕婆楼的身影,再次没入黑暗,奔赴下一个目标。
或许是某个,掌握城门钥匙的校尉,或许是某个,知晓苻生宿卫安排的宦官头目…
名单上的名字,在一个接一个地,被悄然划去,或者被悄无声息地“说服”、控制。
与此同时,邓羌、张蚝等将领,也收到了苻坚的手令。
他们在自己,负责的营区或防区,秘密召集最可靠的部下,分发武器,交代任务。
被褥底下,刀剑出鞘的摩擦声,轻微却刺耳,眼神交换中,是紧张与决绝。
阳平公苻融,则以巡查城防为名,悄然登上了,长安城的安定门城楼。
他眺望着城外,远处那支庞大而混乱的北征军营地。
又回望城内,黑暗中蛰伏的力量,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坚定。
他的任务,是确保在事发时,这座城门,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整个长安,就像一张,巨大的蛛网。
在夜幕的掩盖下,无数细丝,正在紧张地颤动、连接、绷紧。
而织网的中心,是东海王府,那条即将腾空的潜龙,以及那位算无遗策的谋主。
吕婆楼,则是那只,在最黑暗处游走、为巨龙清除最后障碍的毒蛛。
网,已织就。獠牙,已露出。只待那最终信号的出现。
第四幕:卜未来
当吕婆楼们,在黑暗中奔走,苻坚在府中运筹之时。
冰井台下的王猛,并未停下他的思考。
政变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夺取权力之后…
如何稳住局面,应对内外危机,才是真正的考验。
地室内,灯火依旧,王猛面前的矮几上,铺开了一幅新的绢帛。
上面已经写满了小字,那是他初步构想的、政变成功后的《安民定策疏》。
第一条,便是“止征罢役,与民休息”。必须立刻宣布,停止苻生的一切征伐令。
让百姓归田,发放粮种,修复被破坏的生产。
这是收拢民心、稳定秩序的第一要务。
第二条,“肃清奸佞,彰表忠良”。迅速清算苻生的核心党羽,但范围不宜扩大。
同时,要为像强平这样,因谏而死的官员平反昭雪,安抚朝臣和士人之心。
第三条,“整饬军纪,赏罚分明”。整顿留守的军队。
将那些军纪败坏、民愤极大的将领革职查办,提拔有能力、有威望的军官。
对即将失控的北征大军,要派出得力使者。
携新君苻坚诏令,进行安抚和收编,避免其溃散,为害地方或倒戈相向。
第四条,“抚绥胡部,稳边靖难”。
针对那些被苻生强征、又心怀观望的匈奴、羌人部落,要软硬兼施。
一方面承认他们的地位,承诺不再像苻生那样盘剥压迫。
另一方面也要展示肌肉,让其明白新政权并非软弱可欺,必须臣服。
而最后,也是最沉重的一条,便是“备边西陲,察探狼踪”。
王猛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枚,暗金狼头棋子上,眉头紧锁。
苻生的北征闹剧可以终止,但西边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迫在眉睫的。
他在这一条
“遣精骑,深入河西,乃至西域,不惜代价,查明‘狼主’虚实、兵力、动向。”
“加固陇关、萧关防线,整备军械,囤积粮草。”
“联络凉州张氏,示警,探寻合作可能。”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内部的问题,尚可以快刀斩乱麻。
但外部的强敌,需要的是时间、财力、军力,以及高超的战略智慧去应对。
苻坚和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个被苻生折腾得,濒临崩溃的关中。
重新整合成一个,能应对这场可能席卷一切风暴的堡垒。
“时间…最缺的就是时间…”王猛轻轻叹息一声。
苻生的疯狂,给了他们,夺权的机会。
但也极大地,消耗了关中的元气,留给他们的缓冲期,极其短暂。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地层,看到了东方,即将泛白的天空。
“殿下…”他心中默念,“拿下长安,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征途,始于明日,这千斤重担,你我…需共同扛起了。”
地室之中,这位算无遗策的谋士。
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政变成功之后,那更加波澜云诡、危机四伏的未来。
他为苻坚抓住了“天赐”的夺权之机,接下来,便要为他谋划如何应对“天倾”之危。
黎明的微光,终于艰难地,刺破了长安城厚重的夜幕。
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巨变,已然完成了,所有的前置布局。
只待那最后的、石破天惊的一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