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五级文明(1 / 2)

人联纪元83万年。

人类文明整体处于高维空间中,朝长蛇-半人马座方向快速迁移着。

同时,过程中,

在秦裕的主导和带领下,人联,负熵研究院向自我意识领域研究,

投入了所有能够投入的,最大程度的研究力量。

仅负熵研究院内,就有超过一千四百亿相关领域的研究院,

一同朝着自我意识领域研究最后阶段,发起了最终冲锋。

负熵研究院之外,整个人联范围内,超过两千万亿人们,

更是基本全都投入了,对自我意识相关研究下,各细分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最终的迷雾已经事实在秦裕眼前散开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朝自我意识领域研究发起的最终冲锋,以势如破竹的姿态,

往前突飞猛进着。

已经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人类文明闯过这一道难关,攻破这一难题了。

人联纪元83万1263年。

人类文明完成了自我意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层面的历史性突破。

在新的,关于自我意识的基础理论中,

人类文明依靠文明自身,确认了自我意识存在的唯一性。

这事实上,不光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成就,

而同时是,人类文明从信息领域,物理领域,数学领域相关基础理论整体实现了突破的结果。

对于自我意识的追寻,

不光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终极答案,

而事实上,人类文明还在研究中,证明了这事实上也是物理领域的一个终极问题,终极答案。

正如纳尔卡文明先前所说,信息,物质,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到最后事实上,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生命科学的领域。

所以在这一年,

人类文明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也出现了全新的变革。

这些基础层面,基础理论的突破,给人类文明追寻发展到更高文明阶段,五级文明阶段,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然后,人联纪元83万1600年。

人类文明开始构建第一样,能够承载人体思维活动的人造装置了。

……

这是一个人类文明目前能够做到的,精密程度极致的庞然大物。

第一个能够承载人体思维和意识存在,并依靠此进行思维活动的实验人造装置,

被负熵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取名为‘超越装置’,或者就叫‘超脑’。

意思就是用以超越人类在思维活动上的局限和极限。

从基础理论突破之后,负熵研究院和人联绝大部分研究力量,都集中在‘超脑’的构想和研究设计上。

然后,

人联纪元83万1600年,

第一代超脑设计完成,交由强人工智能调动智能工业建造完成。

其整体看起来算是球状,直径横跨0.1天文单位,比人类文明目前最大的行星堡垒都大。

采用了多座空间能源装置为它供能。

为了带着它一起在高维空间中移动,都再给它额外装了一个高维空间推进系统。

而这目前,也就是人类文明这个看起来已经是半个五级文明的四级文明,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然后,

人联纪元83万1601年。

人联,负熵研究院,对第一个超脑进行了‘临床实验’。

选中的,第一个使用超脑的志愿者,

是负熵研究院物理所的负责人,一位年龄已经来到二十万岁的老人,

曾经间断的,分别在一万岁出头时,十二万岁时,以及现在担任过三次物理所负责人。

秦裕倒是想要自己上试试,

但负熵研究院其他研究员们考虑到风险,

而对于秦裕来说,他需要考虑一下,他使用超脑是否能够用明显的作用。

……

“吴所,等你确定准备好之后,我们就将为您‘安装’超脑了。”

此刻,秦裕作为整个负熵研究院的实际负责人,以及整个自我意识研究项目的主导者,自然在场。

而和其他大多数时候的运行试验不同,

这次‘超脑’的临床实验,运行试验,

在‘超脑’的研制,基本上整个人联范围内绝大多数人们都或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的情况下,

自然也几乎整个人联范围内所有人们,都关注着这历史性的时刻。

人们都很确定,

人类文明的历史,人联的历史,就再此刻,再迎来了一个历史拐点。

成功,人类文明就将真正意义上跃入五级文明阶段,

所有人们的思维,意识,都将从人类天生的大脑中超脱出来,人类文明也将成为一个半永生的文明。

“嗯。”

物理所吴负责人坐在这间屋子里,

相关研究团队已经为他身上,身边,使用了大量的监测装置,以监测其状态。

这位吴负责人听着旁边研究团队负责人的询问,点了点头。

虽然超脑异常庞大,

但是,此刻人类文明对他的使用和定位,

更多还是属于为人类大脑额外增加了一个‘硬件’。

所以,此刻对超脑的临床实验,

也并不会直接将吴负责人的自我意识完全挪移到超脑之内。

只是用远程连接的方式,让吴负责人的思维可以延伸到超脑之内,调动超脑进行超越人体大脑极限的思维活动,思考。

另外一方面,也是此刻,人联中绝大多数人们,还是想要给人类文明保留一点人样。

物理所吴负责人的目光,这时候投向了秦裕,

其他在场的研究员,通过其他全息影像,虚拟现实影像关注着这一幕的人们,也都将目光投向了秦裕。

“开始吧。”

最终,还是由秦裕宣布了这次实验的开始。

而整个实验开始过后,之后实验的进行,显然已经不需要研究员们的参与,

自然有强人工智能,智能程序遵照提前制定好的实验计划执行。

处于太阳系附近的超脑,被先一步启动,

然后,虽然宏观上吴负责人距离超脑的存在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但事实上,在另外的层面,已经完成了连接。

相当于,

按照实验计划,给吴负责人完成了这个人造思维承载装置的安装和启用。

整个过程中,

吴负责人的意识都是保持着清醒的。

“01号超脑已启用完成。”

强人工智能遵照实验计划进行了反馈。

就看到,

作为志愿者的吴负责人虽然是坐着,

但在这一瞬间,依旧是先顿了一下动作,然后整个人有些踉跄晃动,

其在很短的时间里,反复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这其实也在秦裕以及负熵研究院各研究团队研究员们的预期之中,

虽然意识并没有从大脑中抽离,只是额外给意识增加了一个硬件,

但是这个硬件对于人类文明天生的大脑来说有些太强了,

强得反过来,人类原本的大脑都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挂件。

这个时候,使用者有些不适应是必然的。

还是以记忆储存单元的超光速通信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