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也是人类文明和观察者文明的区别。
……
人类文明先前抵近0189行星系,也就是海褐星存在的那个行星系的行星堡垒,
暂时在0189行星系边缘停泊了下来,继续对海褐星上,褐甲虫族群的持续观测研究。
人类文明对于将褐甲虫族群催生诱化成海褐星上的智慧种族,
整个过程进行的很谨慎。
自然,进展也比较缓慢。
此外主要还是和褐甲虫和褐甲虫族群的特殊性有关。
单纯改造出一种智慧种族,对于人类文明简单,
难得是,将褐甲虫变成智慧种族的同时,保持着褐甲虫族群的特殊性。
人类文明不只是想要一种‘普普通通的智慧生物’。
在进行智慧种族的‘创造’之前,人类文明同时对褐甲虫进行着大量观测研究。
不过,也没有关系。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刻,
总会有‘超级天才’‘横空出世’。
秦裕为这褐甲虫,暂时回到了负熵研究院。
在人联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员们的视角中,
基本就是,又一回‘秦姓天才研究员’在结束教育体系的学习过后,直接加入了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
然后,凭借着卓越的研究能力,突出的研究成果,近乎于完美的研究团队研究力量调动能力,
仅三百岁,就担任了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负责人的职位,
直接负责着,对褐甲虫的观测研究,以及对褐甲虫族群在保留其特性的情况下改造成智慧种族等研究项目。
然后,
就如同先前所说,
并没有什么问题能够始终困住秦裕,只是需要耗费的时间问题。
很快,
对褐甲虫的相关观测和研究,进展就进入到了快车道,然后开始突飞猛进。
……
人联纪元26万9000年。
对于单个褐甲虫族群存在的是群体意识的猜想,
基本在人类文明的观测研究中确定了下来。
人联,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发现,
单一褐甲虫族群内,上一代母虫和下一代母虫,乃至多代母虫之间,具有遗传记忆。
单个褐甲虫族群中的群体意识,的确不完全意义上的保存在母虫的思维器官中,
它还会使用那些思维器官强大的褐甲虫个体的思维器官,进行记忆和思考。
有些像是比斯莱那种分布式思维,
但又不完全一样。
相关研究团队尝试让母虫之外,其他一些具有较强大思维器官的褐甲虫个体单独获得了一些记忆,
然后,母虫并没有通过信息素等方式,先从这些个体中获取到那部分记忆再进行相关思考,
而是直接,在这些个体中完成了相应思考,思考的结果通过信息素等方式,汇总到了母虫那里。
在上一代母虫因为衰老,或者别得原因死亡过后,
褐甲虫族群内部,以一种很神奇的机制,诞生一只新的母虫,
但褐甲虫族群中,辅助上一代母虫进行思考思维活动的那部分褐甲虫并没有随着上一代母虫死去,
这似乎也是新一代母虫,出现遗传记忆的原因。
同时,
在秦裕的带领下,人联逐步逐步完成了,这单一褐甲虫族群内,的确只有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自我意识的存在。
单一褐甲虫族群中,所有带思维器官的褐甲虫,都是支撑着同一个自我意识,或者思维。
倒是,不同褐甲虫族群之间,倒是思维完全独立。
通过观测研究,甚至发现,不同褐甲虫族群之间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低得按人类文明标准,智力水平就在六十左右,而高的,甚至都能够超过七十。
在秦裕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研究团队持续做着对褐甲虫族群的研究。
到时候,基本也可以确定,
想要完成对褐甲虫的智慧种族改造,
光对母虫完成改造是不管用的,可能需要让褐甲虫中,分工不同的整个族群都完成一次蜕变。
以此尽可能保证,褐甲虫目前的种族特性依旧存在。
……
人联纪元26万9300年。
人类文明在目前这片星域停留的大部分时间,
除了偶尔接收一些,造访人类文明停泊星域的文明送来的一些文明,智慧种族信息之外,
其他大部分时候,大部分精力,都投在了对褐甲虫的观测研究上。
在这相关研究项目上,人类文明投入的研究力量也在越来越多。
到这一年,
光负熵研究院内,就投入超过百亿的相关领域研究员。
从上到下,依旧是秦裕主持着整个研究,控制着整个研究大方向,
往下,就是由各研究团队,再往下各研究小组,分别负责着这个大方向下,若干小的细分领域。
对于这褐甲虫的研究,
或者说基于褐甲虫这种现象,对于自我意识相关领域的研究,
各研究团队,各研究小组,各研究员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
有越往下越困难的趋势。
只不过,在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秦所的带领下,
哪怕是能够感受到这种研究越来越艰难的趋势,
但偏偏,现实却是,整个研究,整个研究项目依旧在朝前突飞猛进,
秦所似乎总是能够以卓越的智慧,洞穿眼前的层层迷雾,
给整个研究指明一个清晰的前进方向,
给研究困境找到一个出口。
往往一众研究团队在秦所的主持下,推进各研究中再往前走出一段,
回过神来,回头看,自己都有些恍惚……这是自己研究团队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做到的研究进展吗?
对于秦裕来说,
其实也是一样的,有越多研究力量,研究员的投入,
越能够发挥他‘超级大脑’的优势。
这种超大规模的研究,秦裕也就只能够把握整个大方向,
不可能说,事无巨细的,解决所有细分领域的细分问题。
要是人联还是三级文明阶段,就他也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让这个研究项目,进展的像现在这样快。
即便许多问题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但就是把这若干细分领域的细分问题,挨个过一遍,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而此刻,
负熵研究院内,大量研究员投入,就帮他省了大方向下,各细分领域的研究和思考时间。
不过,即便是这样,
对褐甲虫和相关研究项目的研究,
依旧持续到了超出人类文明原本预期在这片宇宙空间停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