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套物质超光速交换实验装置,
人类文明完成了首次超光速物质交换实验。
从太阳系内,
朝着0.3光年之外的另一个系外聚居区,
人们‘发射了’一对粒子。
在经过仅两个半月之后,0.3光年的系外聚居区重新捕捉到了这对粒子。
圆满完成了这次超光速物质交换实验。
这意味着,在这儿0.3光年的距离之间,
这对人类文明主动发射的粒子,出现了事实上的超光速跨越。
当然,
在客观本质上,这对发射出去的粒子并没有在纯粹的速度上超越光速极限,
人类文明超光速研究,改变的,其实是另一样东西,即实际距离。
这对粒子在发射出去时,人类文明用空间曲率泡笼罩了它,或者说,
将它从原本空间中切割了出来,超越光速的不是这对粒子本身,而是承载着这对粒子的空间,改变了它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在空间本身在超光速膨胀。
而这一次物质超光速交换的实验中,
虽然这对粒子在跨越0.3光年的距离时,花费的时间,只是比光速极限内,缩短了不多的一部分,
虽然这对粒子本身的质量很微弱。
但再其质量再微弱也是有质量的,
缩短的时间再少,也的确是让这对粒子的速度事实上超越了光速。
这对人联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乃至整个人联范围内的人们来说,
就已经足够了。
足够鼓舞人心,足够振奋精神。
在实际的超光速航行技术中,
人类文明想要实现的超光速推进系统,超光速引擎,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实验装置这样,
但这一次,基于这个实验装置完成的,首次物质的超光速交换,
真正意义上,验证了,人类文明想要实现的物质交换超越光速极限的,技术层面的可行性!
这一年,为这项研究进展的意义,有着足够认知的人们,
自然激动而兴奋。
到了这一步,
接下来的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实现,真得就相当于水到渠成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来说,
从零到一的突破之后,接下来的一切就已经更加简单了。
既然能够完成超光速的一对粒子的交换,
自然就能够完成更加宏观层面的物质的交换。
有了第一代的物质交换实验装置,
自然就会有第二代物质交换实验装置的诞生。
距离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实现看似还远,但实际上,已经没有多远了。
更或者说,
在这个更加宏观的时间尺度下,
在人类文明完成烛光计划的那一瞬间,
人类文明就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纪元,
已经两只脚都迈入了四级文明的门槛,
之后,都只是人类文明从三级文明到四级文明,脱胎换骨过程的呈现。
然后,
人联纪元年,
在秦裕的带领下,人类文明的确是完成了第二代物质交换实验装置的设计研究。
在二代物质交换实验装置的实验验证基础上,
紧跟着,就是第三代物质交换实验装置的诞生。
人类文明在这个时代的发展,往前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