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最后的刺激(1 / 2)

不过,伴随着愈加靠近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完成建造的时刻,

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对于双方共同推进的,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剩余还需要花费时间的预期,

也在变得更加精确。

人联纪元年前后。

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按照目前双方文明投入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中的生产力总和,

推测,双方文明彻底完成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大致还需要年。

可以说,从整个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历程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最后阶段。

……

这个时期。

如果单纯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整体的建造上来说,

剩余一万多年的建造时间,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已经不再是什么巨大的障碍。

已经经过七万余年,接近八万年时间的持续建造,

不管是塞勒塔卡文明联合还是人类文明,都很难再有什么新的阻力,

能够让双方在此刻放弃对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就是极端点,哪怕现在发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构想有问题,

双方都会硬着头皮继续建造下去,不将它完全建造出来,看一下最终结果都很难死心。

巨大的沉没成本,都足以硬推着人类文明与塞勒塔卡文明联合在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上继续走下去。

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本身,已经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

只是,具体到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

这个时代的人们,大概率比过去数万年时间里的许多人们都更加痛苦。

对于坚持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信念,

这个时代的人们,没有什么反复。

可能他们比开启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那一代人们,都更加相信和确定,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注定成功。

只是……他们还是看不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完成。

就差这么一点。

许多时候,对于真正遥不可及的东西,人们还没有那么大的期望,

但对于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够到,但偏偏就是差一点的东西,更加意难平。

明明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就要完成了,却终究是看不到那个时候了。

如果说,

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这漫长历程,是一段长夜。

那这个时期的人们,就将倒在黎明到来之前。

某种程度来说,这都有些残忍。

……

而这基本就算是,人类文明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这漫长时间里,

所需要经历的最后一次危机。

或者说,不算真正危机的‘危机’。

因为它并不会真正影响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继续,

只是单纯,对于这个时代,差一点就能够看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人们有些痛苦。

但哪怕这个时代的人们,为不能够看到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而遗憾,

为不能够看到人类文明完成一个伟大的超级工程而遗憾,

人们也不至于因为单纯的,莫名的‘嫉妒’,主动破坏烛光基础实验装置建造进行。

这只是,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漫长历程里,

无可避免需要经历了一段时间,一个过程。

这个时期,由此,

整个人联的氛围似乎都有些沉闷,乃至压抑。

而虽然,

不需要就此再晃一晃‘兔子前面的胡萝卜’,让人们继续坚定建造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信念,

但,这个时候,为此,秦裕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

人联纪元年。

秦裕再一次回到了负熵研究院。

选择进入到了011研究所,

以提升人体环境适应能力和再一次将人体预期寿命提升了六十年左右的研究成果,

成为了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的负责人。

“秦所,011研究所和信息去噪所,材料研究所合作进行的植入式生物计算机,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最近进展的速度好像很快?”

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再通过全息通话等方式,坐在一起,进行着这场例行会议。

这个时期,由于其他一些关键领域研究,受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发展的限制影响,有些停滞,

负熵研究院中,011研究所这类研究所,吸取了整个人联中,绝大部分研究力量。

这个时候,都不需要依赖秦裕个人的权威,

作为011研究所负责人,基本天然就相当于这个时代,半个负熵研究院负责人。

所以,在这次例行会议上,秦裕也很少直接发言,更多时候都是听着其他研究所负责人讨论,

不然他的想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也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不过,

这并不影响,其他各研究所负责人,再主动提及秦裕。

“研究还在推进,距离研究成果实现这个研究项目的预期预想,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研究进展的顺利,还主要依赖过往漫长时间里,人联相关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上,完成的大量研究积累。”

秦裕简单回答了物理所负责人的话。

此刻,被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提到的研究项目,

就是此刻由秦裕主持,并且直接参与的,也是目前整个负熵研究院,投入了大量研究资源的项目,

植入式记忆储存单元的研究。

这在人联,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并不是一项多么新颖的研究项目。

只是人体智力水平提升研究中,关于记忆力提升的分支研究。

是在记忆力提升技术,人体记忆机制研究上,

继熵剂,熵剂011这两样记忆力提升技术之后,

接替的记忆力提升研究项目。

其核心内容就在于,希望往人体大脑中,植入一个微型生物计算机,

代替,或者说增加人体大脑原有的记忆存储功能。

并且需要保证,人体能够调用该微型生物计算机内,或者说记忆储存单元内储存的信息,

直接进行思考。

不是说,单纯在人体大脑中装了一个储存芯片,让人们在需要时去搜索。

而是需要发挥大脑本身记忆模块的作用。

这样的好处,或者说这样技术能够实现带来的作用是显然的,

这基本是人类文明在提升自身记忆能力研究上的一种终极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人类基本能够过目不忘的同时,保持超长期的清晰记忆能力,

在对于人类智力水平的连带提升效果,也一定是巨大的。

而关于此的研究,

人联,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和其他相关研究所各研究团队,

也一代研究员接着一代,一直在持续进行着。

只是,

实现这项研究的困难程度,显然超出了最先开始这项研究工作的研究团队的预期。

从熵剂011到记忆储存单元,跨度有些过于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