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关系一般,但也不会得罪秦京如。
没过几天,秦京如就适应了上班的节奏。
四合院的人也听说秦京如去轧钢厂当上了质检员。
虽然是临时工,但有赵年罩着,转正也就是早晚的事。
外头的人都说秦京如是因为于海棠才进的轧钢厂,但在四合院里,谁不知道是因为赵年。
这事只要有人知道,那就不叫秘密。
没多久,秦京如是因为赵年的关系才调到第三轧钢厂的事就传遍了。
牵扯到赵厂长,大伙儿也就私下嘀咕嘀咕,不敢大声议论,怕被发现,万一惹赵年不高兴怎么办。
赵年是厂长,在第三轧钢厂说了算,可得罪不起。
大伙儿问起,秦京如自然说是四合院的,关系挺好的。
别的也不多说了,时间久了,大伙儿也就不追问了。
问不出来,又不能去问赵年,谁也不敢。
再说,还有人传于海棠和赵年有那么点意思,但这都是传言,没证据。
要是有人查这事,被举报了,后果谁也说不准。
不能因为一时好奇,就毁了自己的前程,太不划算了。
最近,秦京如都没去找赵年,就是为了避嫌。
在四合院里,也是尽量避开那些闲言碎语。
按赵年的说法,最多半个月,那些人就消停了。
反正就半个月,能换来安稳,值了。
至于解释嘛,其实挺简单,秦京如找赵厂长借钱,现在上班还钱,只能说明赵厂长人好。
时间久了,大伙儿也就没兴趣追问了。
跟厂长有关的事,还是少问为妙,反正没人敢得罪秦京如。
“赵年,你可真是神机妙算,照你说的做,京如顺顺利利进了轧钢厂,后来传出你和她有那么点意思,结果没人再管,就这么过去了!”于海棠一脸佩服地说。
“那当然,这是人之常情嘛,当事人不承认,又牵扯到我,时间久了自然没人再追究了,谁敢?”赵年笑着说。
“那为什么我和你的传言一直都在,厂里人都以为咱俩在一起了!”于海棠问。
“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你每天至少往我这办公室跑一趟!别人能不多想?秦京如又没来,自然不会说什么!”赵年没好气地说。
“哼,我是去汇报工作的,怎么了,每天都有事!”于海棠挺直腰板说。
“那为什么正主任不来汇报,每次都是你这个副主任来,还汇报那么久!”赵年开玩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