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想你了。”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压抑。
“怎么了?在香港不开心?”
“唉……”一声长长的叹息,接着是压抑不住的哽咽,“好压抑……在这里没有朋友,做什么都要端着,活得好累……”说到最后,她终于哭出声来。
乐峰眉头紧锁:“郭小姐没照顾好你?别哭,慢慢说。”
“不,她对我很好,安排得很周到。助理照顾我的一切,吃什么、做什么都有人管……只是郭小姐太忙了,很少见到她。”她顿了顿,声音带着委屈,“上个月发了第一张专辑,十月本来要录第二张,可几首歌总唱不好,一直拖到十一月底……这段时间,郭小姐按你的意思,给我请了好多老师,学乐谱、吉他、钢琴、礼仪,还要学怎么说话、学粤语……压力太大了,晚上经常睡不着,想找你又说不上话,只能躲在被子里哭……”
“傻丫头,压力大就跟郭小姐讲啊!”乐峰心疼道。
“我不想让你失望……他们对我好,都是因为你。郭小姐带我去发布会,记者说什么我都听不懂……感觉自己好笨,真的好孤独,连个能依靠的人都没有……”她的无助透过电话线清晰传来。
乐峰沉默片刻,声音沉稳而坚定:“小玲,听我说,你的感受我懂。成功没有捷径,这道理你明白。我人虽不在香港,但心一直陪着你,懂吗?”
电话那头的啜泣声未止。她才十九岁,哪能轻易承受这样的重压?
“知道王菲吗?你的一位同行。”
“知道,之前还见过面。”
“她也是从内地去的香港,当初一样举目无亲,艰难起步,最后成功了。你比她更年轻,更漂亮,起点和资源也比她好得多。她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
“你的专辑,已经发布了,反响不错。用不了多久,粉丝会越来越多,你就能开演唱会——回内地开,回你的家乡武汉开!向你的父母、向所有人证明,你是最优秀的女孩!”
乐峰耐心安慰了半个多小时,李玲的情绪才渐渐平复。
“安心在香港待着,等粤语学得差不多,我给你写几首粤语歌。年底过年就能回老家了,那时候,你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了。”乐峰最后说道。
时间滑入十二月,寒意渐深。若是前世十七岁的乐峰,这个冬天必定狼狈不堪——既要洗衣做饭,又要埋头苦读,一周能洗一次澡就算讲究了。但重生的这个冬天,因为有了洗衣机、热水器这些在九十年代还属奢侈的家电,更因为有常静这个勤快女人默默的照料,乐峰这个骨子里依旧慵懒的人,却奇迹般地保持着干净、清爽与整洁。
刘迪也是个爱干净的女孩。常静经常加班到很晚,于是乐峰换下的脏衣服、家里的地板清洁,便渐渐落在了刘迪身上。然而,自从上次在浴室那场意外的“坦诚相见”之后,两人之间似乎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刘迪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和乐峰嘻嘻哈哈打闹。一起看书时,她也总是刻意坐得远一些。
乐峰敏锐地察觉到了刘迪的变化。对于这个才十六岁的女孩,他不敢有太多杂念,只把她当作需要照顾的妹妹。这样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觉得也挺好。
乐峰掀起的音乐风暴,正悄然重塑着时代的听觉版图。进入十二月,他的专辑和创作的歌曲,已如燎原之火席卷内地各大高中校园,占据了无数音像店的显眼位置。在一个主流旋律还被《大花轿》、《祝你平安》、《纤夫的爱》、《小芳》这类旋律简单、歌词直白的“口水歌”占据的年代,乐峰的情歌以其深刻的情感洞察和对爱情复杂性的细腻描摹,精准击中了年轻学子的心房,引发强烈共鸣。与此同时,当内地摇滚乐坛正由唐朝乐队、窦唯、崔健等先驱引领,探索着宏大叙事与浓重金属音色时,乐峰带来的摇滚却如一股清流,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更具流行感,极大舒缓了听众的耳膜,带来耳目一新的震撼体验。他的专辑在市场上持续脱销,一碟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