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妇女问道:“书记,你说话算话?”
陆源道:“请大家放心,我是军人出身的,我以一个军人的名誉保证,我说话绝对算话。”
“钱在哪里?你拿钱出来,我们就信你。”
陆源把公文包里的钱取出来。
看到钱,果然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了。
陆源接着把钱放回去,说道:“我就在砖厂等着大家,请家搬上去了,把必要的床啊,锅啊,米啊都带上去,安置好了,清点人数,只要保准人员所有到齐,就可以登记好按人领钱。”
有的人已经在吞口水了。
“但是,我有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
“一,从现在算起,最多两个小时就要搬好,不能超过两个小时,否则不发钱。”
“没问题。”
“二,必须所有的人都住进去,少一个都不行,所以,如果是孤寡老人,你们也得帮忙搬出去。就这两个条件,有问题吗?”
原来是这样的条件,大家齐声回答:“没问题。”
常天理道:“那大家就是都同意搬吗?”
“同意。”
“同意的举手。”
所有的人都举手。
……
在干部们有力的组织与全程协助下,村民们展开了一场高效而有序的转移行动。
对于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而言,顶着风雨跋涉泥泞山路,算不得什么难题。
村中老一辈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常忆起生产队火热的年代,为了争抢宝贵的工分,谁人不是在风雨里摸爬滚打,照样抢收抢种?
如今,有两百块一个人的金钱刺激,那就更不用说,有几户人家,留在家里的老人小孩就有五六个,那就一千多块钱,想想就激动,干劲当然就足。
干部们当着市长和市委副书记的面,当然也不敢怠慢,也是拿出了干劲,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帮拆床,有的帮扛家俱,有的帮扶老人,一切有条不紊。
老太太们也同样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老人可比不上城里享清福的老人,以前都是抢工分的高手,此刻老当益壮,麻利得很。
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转移工作迅速推进,各家各户很快便到了砖厂。
这处临时避风港虽然简陋,却规划得相当实用:一排五间用来给工人居住的平房,加上三个空间开阔的仓库,容纳全村人口可谓宽裕有余,没有丝毫拥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