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我问你,你以前在家里都做什么?”老夫人忽然问道。
“帮父亲打理生意。”谢玉兰如实回答。
“打理生意?”老夫人来了兴趣,“你一个女孩子,能打理什么生意?”
“从账目开始学起,后来慢慢接触采购、销售。”谢玉兰回忆道,“父亲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看人,知道什么人值得信任,什么人要防着点。”
老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没想到谢玉兰还有这样的经历。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
“说话算话的人,做事有始有终的人,还有不会为了小利益出卖朋友的人。”谢玉兰认真地说,“父亲常说,宁可亏钱,也不能亏心。”
老夫人的表情越来越严肃。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孙媳妇。
“你们家的布庄做得怎么样?”
“还不错。在我们那边算是有名的。”谢玉兰没有夸大,“父亲做生意讲诚信,客人都愿意来。”
“那你嫁过来后,还关心家里的生意吗?”
“偶尔会问问,但主要还是照顾家里。”谢玉兰顿了顿,“不过前几天听小翠说,府里的开销有些大,我倒是有些想法。”
“什么想法?”老夫人立刻来了精神。
施府虽然不缺钱,但老夫人从小就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能节省开支,她当然愿意听听。
“我看了看府里的采购单子,发现有些东西的价格偏高。”谢玉兰小心翼翼地说,“如果换几个供应商,每月能省不少银子。”
“哦?”老夫人眉毛一挑,“你说说看。”
谢玉兰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数字。
“这是我这几天记的账目。比如大米,府里现在买的是每石二两银子,但我知道有个米商,同样的品质只要一两八钱。”
老夫人接过纸一看,上面不仅有各种物品的价格对比,还有详细的计算。她虽然不识字,但数字还是能看懂的。
“你这是什么时候算的?”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谢玉兰有些不好意思,“我习惯了记账,闲着也是闲着。”
老夫人越看越惊讶。这账目记得比府里的管事还要清楚,而且处处都在为府里省钱考虑。
“你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能省多少?”
“大概能省三十两银子左右。”谢玉兰说道,“如果再仔细些,估计还能省更多。”
老夫人倒吸一口凉气。三十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小户人家一年的开销了!
“你确定这些供应商靠得住?”
“我可以先去看看,确认质量没问题再说。”谢玉兰提议道,“如果祖母同意,我明天就去联系。”
老夫人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说:“玉兰,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府里的管事不行?”
谢玉兰一愣,没想到老夫人会这么直接。
“不是的,祖母。”她连忙解释,“管事们都很尽职,只是可能对市场价格不太了解。做生意的人每天和商贩打交道,对价格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