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却宁愿喝白开水。
“姐,最近生意怎么样?”
沈浪拿起肉串吃了一口。
味道确实不错。
不难看出。
表姐和姐夫绝对是下功夫,认真学习烧烤肉串。
“还凑合吧。”
黄娟笑着说道:“我和你姐夫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大志向,一天收入足够家用就行了。”
听出黄娟的言不由衷,沈浪环顾四周,说道:“表姐,你手艺这么好,中午怎么没几个人过来吃饭呢?”
“客人主要集中在晚上,你瞧整条街,只要我一家烤串摊位,其他摊主都是晚上出摊。”
许久未见的表弟过来,黄娟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说让沈浪和黄琼花担心的话。
沈浪默默地吃着烤串。
从附近的环境来看,其他摊位人满为患,唯独黄娟这里没有人。
手艺这么好,偏偏无人关顾。
显然不是味道的问题。
“姐,附近的摊位价格是不是一家比一家便宜?”
沈浪冷不丁问道。
闻言,黄娟笑道:“阿浪,难怪你刚做生意就能挣大钱,眼睛真是毒辣,你说得没错,附近摊位的饭菜确实便宜,所以吃饭的人才多。”
沈浪点点头,后面的话没有再问。
在一般人眼里,地摊意味着便宜。
黄娟这边没有几个人。
说明其他摊位的价格,比她这里更加便宜。
要说黄娟不降价。
估计是成本问题。
九十年代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各类假货泛滥。
穿的用的有假货。
肉,同样也有坏肉。
“姐,街边这些饭店的生意怎么样?”
“那还用说嘛,好得很。”
黄娟回头指着几家饭店,说道:“这里是商业街,每到中午吃饭的人络绎不绝,饭店里有风扇,还有冰柜,冰箱,吃饭的人肯定多啊。”
“不过价格也相对较贵。”
“等我和你姐夫干几年,攒点钱,也去找个店铺。”
摆路边总归不是长久之计,竞争越来越大。
黄娟和丈夫每天数着钱定目标,盼着三年内攒够租店面的钱。
相比于路边摊。
那些有点身份的食客,更愿意去饭店吃饭。
就算是想吃了烤串。
也只会让黄娟烤好给他们送进屋里。
吹着风扇,喝着凉啤酒吃烤串。
“老板娘,来二十串肉串。”
这时,有人招呼黄娟点餐。
“表姐,我去上个厕所,你先忙。”
黄娟忙着烤串。
沈浪起身朝着摊位后面的商业步行街走去。
不多时。
沈浪拎着一只购物袋走了回来。
“表姐,我刚才看到路边有卖水果的,你请我吃肉串喝汽水,我请你吃水果。”
“你这孩子,和我还这么客气。”
黄娟忙着收拾桌子,没有细看沈浪买了什么水果。
“姐,我还有点事情,一会擦完桌子,你一定要尝尝,我买的水果可好吃了。”
将购物袋放在黄娟脚边,沈浪回到摩托车上面,挥手和黄娟告别。
“天呐!!!”
收拾完桌面的杂物,黄娟下意识拎起购物袋,低头看向里面的水果种类。
哪有什么水果。
赫然是三捆湛蓝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