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持续了三天,陆桥一行人还是选择顶着这样的天气返程了。
麟驹车在泥泞的山路上前行,车厢随之轻轻摇晃。
现在是午后时分,车窗外,天色沉郁得如同泼墨。
厚重的铅灰色云层低低压在起伏的山峦之上,仿佛触手可及。
暴雨如注,密集的雨点敲打着车顶,汇成溪流顺着窗沿汩汩淌下,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迷蒙的水幕之中。
车厢内,周铭轩裹着毯子,在规律的摇晃和雨声中沉沉睡去,发出轻微的鼾声。
陆桥静坐在窗边,轻触一排立在窗台打理羽毛的鸟雀。
它们是来躲雨的。
轻细的叽喳声持续不断。
他凝视的眼眸中,闪烁着微光,是幽幽的绿色。
现在是天顺392年,距离泗水乡夏祭已经两年过去了。
两年前,朝廷对妖怪们发起了迅疾而凶猛的清剿。
司道监的内部力量瞬间被抽空。
总长也是以此为由请皇帝赦免了大量实战力人员的软禁。
其中包括陆桥几人。
但他们必须加入司道监戴罪立功。
在诸多前辈赶赴边疆的时候,新人们活跃而出。
这导致他回山的计划被一再拖延,陆桥必须在司道监执行任务直到妖怪被彻底清除。
他本来以为在标记了妖怪之后,这个进程会很快。
可大宣朝的疆域实在太大了。
发动的人力军力远没有达到扫荡需求。
再加上妖怪是流动的,它们活跃于大宣朝西部、蛮国、妖域以及三方中立区。
不少境外的妖怪也在源源不断涌入,这使得双方有些僵住了。
陆桥前不久通过了司道监的准入考核,并被分入月梅的小队。
说起来他是铆足了一股劲的,要为西部一霸的倒悬山争光添彩。
虽然倒悬山作为大宣朝四大仙宗之一,弟子们的修为却并不卓越。
这是因为大部分宗门和书院的灵术学习是在12岁开始。
而倒悬山将这个年纪延后至18岁。
祖师爷认为想要驾驭强大的力量,必须先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所以倒悬山弟子们12岁入学后需要在通惠山的学堂读书、写字、学习《通论》到18岁。
大家平时除了看书、写策论就是坐卧吐息,马步站桩,为修行打基础。
18岁开始正式引气入体的时候,别家弟子这个年纪已经大周天境界了。
元泱界中盛行“修行要从娃娃抓起”,可倒悬山的祖师爷不信这个邪,他们觉得少年郎只要保住‘精’为修行做支撑就行,厚积薄发未必是坏事。
正常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倒悬山弟子是比别人差一大截的。
可陆桥确实有铆劲的条件。
他被师父神机真人偷偷开了小灶,提前三年,从15岁开始修行。
那日子说起来也苦,白天在通惠山上的学堂听课读书,傍晚还要到亲传弟子所在的‘九峰’练刀、练气。
后来又跟柳雨薇好上,修行上更是如虎添翼。
陆桥至少是倒悬山同辈中的翘楚。
在司道监的校场上,人声鼎沸,这种热闹的情况实在是少见。
司道监很少进行大规模的选入。
他们会每隔几年往仙宗、书院派遣考官,这些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在自家考核就行。
至于散修们,提前向司道监预约报考就可以。
每年春、秋季各一次,不同地区具体日期略有不同。
这样如果散修因为特殊原因错过了当地的时间,还可以到临近区域的司道监看看。
那时的陆桥说不心高气傲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半年前他曾短暂地到达了大荒境,但总觉得底子不稳,于是又给压回了小荒境。
倒悬山内弟子通常在三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达到大荒境就可以。
毕竟因为自家老婆的缘故,陆桥注定会少奋斗几十年,只花了一年多就从大周天境界到大荒境着实有点快了。
所以他不介意再花点时间巩固巩固。
可当陆桥信心十足,迈着骄傲的步伐踏进考场时。
一名临城剑宗的一哥们儿爆发出了凶猛的剑罡,剑尖点在测试板上,直接洞穿。
考官当即赞许地给了“甲上”的评价。
陆桥顿时傻眼了。
身边的其他人议论纷纷,他这才知道,这名临城剑宗的弟子面如冠玉,不落凡俗,是临城剑宗最新一代弟子中的佼佼者。
赵峰,27岁的大荒境。
临城剑宗虽然在西部宗门中比倒悬山矮一头,但这样的人,注定是未来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