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一公表演2(2 / 2)

紧接着张飞组炸裂的开场之后,三支6人队伍依次登场。

谢小芳队带来了一段充满故事性的暗黑风舞台,舞蹈编排很有巧思;代子茉队则选择了一首抒情歌曲,展现了不错的和声,但舞台冲击力稍显不足;苏怡静队祭出原创武器,将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国风电子曲目演绎得婉转动人又富有节奏。

她们的票数依次揭晓:523万、329万、623万。

目前,张飞组的812万依然高居榜首,遥遥领先。台下观战的张飞组成员们稍稍松了口气,但依旧不敢完全放松,因为真正的强敌,尚未出场。

接下来登场的,是堪称“vocal天花板”组合的蒋蔚芸队。

蒋蔚芸本身就是星辉影视的王牌vocal,初舞台选人时,她几乎毫无悬念地第一个就选择了同样以无敌嗓音震撼全场的宋云曦,组成了堪称“核武器”级别的双主唱阵容。随后,她又挑选了同公司出身、综合实力极强的傅菁,以及另外三位实力不俗的队友。

这支队伍从纸面上看,堪称无懈可击,也是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

然而,当她们表演的曲目信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许渊虽然提前就知道曲目,但还是默默地吐槽了一下,下意识地抬手擦了擦并不存在的冷汗。

大屏幕上赫然写着:“Fn-《破茧·Future》!”

这可是虚拟偶像Fn的出道曲暨成名曲,以其空灵与爆发力并存、极具未来感的电子音效和超高难度的演唱技巧而闻名。

选择这首歌,要么是极度自信,要么就是……自寻死路。尤其是在原唱Fn本人就在现场的情况下,这种对比会变得尤为残酷和微妙。

“小2,评估一下她们选择这首歌的风险和成功率。”许渊在脑中飞快地问道。

“滴!”系统迅速回应,“曲目分析:《破茧·Future》。原唱Fn版本融合了高度修音和电子合成音效,其标志性的“破碎感”高音和瞬间爆发力对现场Live演唱要求极高。风险评估:S级。成功率预测:低于30%。除非两位主唱能完美复刻甚至超越原唱的技术与情感表达,否则极易暴露瑕疵,并引发与原唱的负面对比。”

“真是……勇气可嘉。”许渊只能如此评价。

音乐响起,舞台灯光变幻。

蒋蔚芸和宋云曦的开场确实不凡,声音一出来就抓住了人的耳朵。但是,随着歌曲进入副歌前的铺垫段落,许渊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不对。

声音很响,技巧很满,但……味道不对。

蒋蔚芸的声线更偏厚实有力,如同坚实的基座;而宋云曦的嗓音则空灵飘逸,如同缭绕的云雾。这两种声音本该是相辅相成,交织出更丰富的层次感。但此刻,许渊敏锐的耳朵却捕捉到了一种不和谐的“较劲”感。

在需要和声的地方,她们似乎在暗中比拼谁的音量更突出,谁的音色更抓耳;在轮流演唱的段落,后接的一方总有意无意地拔高一点难度或延长一点尾音,试图压过前一方。

这不是默契的配合,而是小心翼翼的提防和不动声色的竞争。

“宿主,检测到声波能量场出现异常互斥波动。”系统冷冰冰地汇报,“蒋蔚芸与宋云曦的音频信号在叠加区出现相互抑制现象,疑似存在非技术性干扰因素。通俗解释:她们在互相压嗓,生怕被对方比下去。”

许渊在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果然……1+1小于2了。两个顶级vocal放在一个队,如果心不齐,简直就是灾难。她们练习的时候肯定出问题了,谁都不服谁,都想着突出自己。”

“逻辑分析:此类竞技性团队比赛中,个体表现欲与团队协同性存在固有矛盾。”系统继续吐槽模式,“评审与观众既要求团队整齐划一,呈现完美合作,又期待个体能闪耀突出,留下记忆点。该平衡点的把握极度困难,如同要求一群孔雀在保持队形的同时,还必须轮流开屏且不能踩到同伴的尾巴。当前这支‘孔雀队’,显然陷入了‘争先恐后开屏’的内耗状态。”

系统的比喻让许渊差点笑出声,但又不得不承认一针见血。

果然,到了歌曲最标志性的那段连续高音撕裂爆发部分,蒋蔚芸和宋云曦都拼尽了全力,声音飙得极高,技巧无可指摘,却因为缺乏情感的层层递进和默契的此起彼伏,显得过于饱和和吵闹,失去了原曲那种破茧成蝶般的痛苦、挣扎与最终释放的叙事感。舞蹈部分也因为过于侧重两位大vocal,编排得有些平淡。

表演结束,掌声依然热烈,但多少带着点“技巧很牛但好像哪里不对”的礼貌性。

最终票数揭晓——587万票。

一个对于她们这支“王牌vocal队”来说,绝对算不上理想,甚至有些失败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