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个没良心的,怎么又惦记上湘云了呢(求订阅)(2 / 2)

曲氏一看这情形,赶忙伸出玉手抵着贾放的胸膛道:“您可别闹了,我怕了您了还不行吗?您若是有事的话您就先走,等天黑了我自个人偷偷的溜出去,不过您可得跟府里的人说好了,可别让人进来,要是让人看到了那可不好。当然,您要是暂时没什么事的话在这里陪我到天黑也行,我一个人待在这里心里头也有些不踏实,就怕突然有人进来。”

贾放听罢这番话,目光闪动的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先出去给你弄些吃的,等吃完了再歇息,今儿个我就待在这里陪你,等天黑了再送你回房,你看这样可好?”

曲氏听了这话,脸色绯红的点了点头道:“若是能这样,那就最好不过了,只是您这般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也有些害怕,我怕你……怕你又忍不住,我真的不行了。”

贾放闻言,笑着打趣她道:“这事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我要是忍不住了,你把我推开就是了。”

曲氏一听这话,当即便接过话茬道:“我一个女人,哪里拗得过您一个大男人,您待在这里可以,但必须得自觉才行。”

贾放听罢这番话,笑着站起身道:“我还是先去给你弄些吃的吧,说不定等你填饱了肚子又有别的想法了呢!”

话音落下,他也不待对方回应,直接起身离开了书房。

曲氏看着贾放的身影消失在房门口,脸色绯红之下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守寡守了这么多年,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最后却是被这么年轻的一个男人给双手拿捏了。

一想到昨晚那疯狂的场景,曲氏便感觉自己好不要脸。

明明是到京城来为侄女湘云寻一门好的亲事的,没想到,到头来却是自己先找了个男人。

而且,还是个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男人。

这事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若是让外头的人知道,自己真心是没脸见人了。

尽管如此,当曲氏回想起昨夜的一夕疯狂,她感觉自己的身子还是忍不住颤抖了两下。

至于为何会如此,她也不清楚。

因为在这之前,她自问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形。

正当此时,房门口再度传来了动静。

曲氏抬头看去,便见摄政王贾放走了进来。

只不过,此时的他,手里却拎着一只食盒。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曲氏的心底不由得涌起一阵幸福之感。

放眼这整个大明朝,又有几个女人能够让堂堂的摄政王亲自为自己准备吃的。

想着这些,曲氏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大多数女人都会有的虚荣感。

待吃饱喝足了,她的精力也恢复了些。

如此情形下,贾放只是稍稍暗示了一下,二人便将床单给再度弄出了不知多少褶皱。

等暮色降临之时,曲氏才得以抽身。

此时此刻,贾放正抱着她,往她的房间而去。

原本湘云是跟曲氏住在一间房里的,但贾放提前做了安排,另外给她安排了一个房间。

如此情形下,回到房间后的这位金陵史家的夫人总算是能够好好歇息一下了。

这连番大战下来,她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她感觉自己遇上的这个男人根本不是人,压根儿就是一头牲口。

要不然,哪有能那般折腾人的,都快把自己弄散架了。

不过,这些话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能当真说出来。

要知道,这种话要是传到别的女人耳朵里,还以为你是在自我吹嘘呢。

再说贾放将曲氏送回房后,便离开了。

离开之后,他便又返回了书房。

此刻的他,正在挑灯批阅折子,这些折子还是两天前内阁送过来的。

不过,由于原顺天府府尹卢继茂的夫人柳氏那边耽搁了不少世间,而曲氏这边又折腾了一天一夜,着实耽误了正事。

如今内阁人员不齐备,所以自己在政务上得多费些心思。

批阅奏折得的过程中,贾放也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如今首辅严嵩已经不在了,内阁得让其按照一套新的模式重新高效运转起来才行。

不过,以目前的这套人马,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首辅的位子悬而未决,其余成员也都是各怀心思。

如此情形下,是很难让内阁做出准确的决断的。

按照原先严世蕃的建议,是想将山东巡抚樊良栋和江苏巡抚仇瑞推上去。

不过,如今江苏巡抚的接替人选出了些岔子,这个时候若是将仇瑞调回京城的话,又由谁来接替他呢?

想着这些事,贾放不由得有些头疼。

无奈之下,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样东西。

这是吏部提供过来的一份大明各层级官员的名册,放在抽屉里已经很长世间了,但贾放却并没有看过。

原本在他看来,这些名单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毕竟,内阁和吏部对这些官员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自己,自己也没必要因为这事去抢了他们的饭碗。

不过,如今的情形不一样了。

徐阶纵然让他做了首辅,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建树。

被严嵩压了这么多年,他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锐气,更多的是老成有余。

至于内阁的其余成员,包括严世蕃在内,让他们举荐,估计也都是举荐自己的人。

再说吏部,原先的尚书是由严嵩兼着的,如今他驾鹤西去了,吏部尚书这个职位也是空缺的。

如果这样下去,那么,大明的官场将会一直如现在这般宛若一潭死水。

与其如此,倒不如来一场选拔。

从现有的官员当中遴选一番,看看有没有堪当大任的人。

脑海之中生出这么一个念头之后,贾放便连夜拟了一道旨,让各省的巡抚两个月后统一入京述职。

至于彼时各省的军政大权,则暂时交由布政使掌管。

若哪个省份在这期间出了纰漏,板子就直接抽到布政使的身上。

除此之外,为了维持各省的稳定,圣旨中还加了一条,巡抚离开期间,臬司衙门的所有兵马不得离开本省。

如此情形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贾放还特意让北镇抚司派出十余支人马前往各省,监视其兵马的异动情况。

一旦发现有图谋不轨者,可以先斩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