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莺儿,薛姨妈,宝琴,书房之中(求订阅)(1 / 2)

这一晚,这位出身金陵王家的夫人当真是开了眼。

至于莺儿,由于想要活命,自然是竭尽能事迎合贾放的各种要求。

当然,这要求大多是不合理的,甚至是羞人得紧的。

到后来,莺儿感觉自己整个人已经是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了,完全就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

那情形,用无孔不入来形容也不为过。

关键是,她不仅要忍受贾放的折磨,还得面对薛姨妈的为虎作伥。

待一切归于平静,莺儿感觉自己整个人就像是被摧毁了一般,从身体到内心彻底崩溃沉沦。

至于薛姨妈,虽然看到那场面有些不忍,但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也只得放下所有的羞耻心。

有时候为了迎合贾放,她甚至还和莺儿打成了一片。

自从这一日起,莺儿彻底变得没羞没臊了起来。

即便是白天的时候,时不时的也会钻进薛姨妈的房里。

当然,前提是贾放没空理她。

若是对方有空,莺儿最是懂得见缝插针了。

不过,自打那一日起,她一直对自己发现的那个秘密守口如瓶,俨然成了薛姨妈最忠实的拥趸。

这一点,是贾放没有预料到的。

毕竟,对于这种禁忌的情感他是理解不了的。

再说薛宝琴和母亲白氏自打住进这府邸之中后,便一直在等着梅翰林那边通知会面的事。

然而,这左等右等,都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却始终不见有动静。

不过,白氏知道这种事自己可不能主动,要不然,将来等女儿宝琴进了门处境可就被动了。

于是乎,她决定找摄政王贾放打听打听情况,也好早些想法子应对。

此时此刻,听闻对方在书房,白氏犹豫了半晌之后还是上去敲响了房门。

待得到里面应允的声音,这位薛家的夫人一手提着裙裾推门走了进去。

弗一进门,白氏一眼便看到了正坐在太师椅上的摄政王贾放。

见到对方,她赶忙下跪行礼道:“薛白氏拜见摄政王,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贾放一看这情形,赶忙放下了手里的笔,目光熠熠的走到了白氏的身边。

“夫人这是做什么?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嘛,把这府里当成在自己家里那般就行了,你又行这等大礼做什么?”

一边说着,他伸出手去将眼前这位薛家夫人给扶了起来。

白氏见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您贵为摄政王,而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人罢了,又岂敢坏了规矩,乱了礼数?若真是那样子,摄政王怕是要怪罪于我了。”

贾放一听这话,立马反驳对方道:“夫人若是这么说,那就是没把我当成自己人了,也罢,就当是我一厢情愿罢了。”

说罢这番话,他轻轻的叹了口气。

白氏一看这情形,连忙陪着笑脸道:“摄政王您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可就放肆了,刚好有件事我想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打听打听。”

贾放闻言,目光熠熠的盯着对方道:“有什么事夫人尽管开口,这京城之中估计也没几桩事是我打听不来的。”

白氏听罢这番话,立马打蛇上棍的道:“那是自然,摄政王您位高权重,手下又兵多将广,有什么事当然是瞒不过您的,是这样的,我这一次带着女儿宝琴来京城,本来是想要跟梅翰林商量一下宝琴跟他公子的婚事,原本之前都是说好了的,这个月十六双方会面,可是,如今我都到京里十多天了,日子也已经过了,那边却一直没有动静,也不通知会面的地点,您也知道这种事也不能咱们女方主动,所以还望摄政王帮忙探探对方的口风。”

贾放一听这话,顿时桌子一拍道:“岂有此理,那个什么梅翰林是当咱们这边没人了吗?这等大事竟然敢如此儿戏!”

白氏见状,脸色也有些不悦的道:“就是,我跟女儿千里迢迢的过来,那头不说过来迎接也就罢了,如今这等大事上都如此马虎,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宝琴如今还没嫁过去呢,那边就如此怠慢,若是真嫁过去了,那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呢!”

说到这里,这位金陵薛家的夫人竟是有些泫然欲泣起来。

看着眼圈微微泛红的白氏,贾放目露关切之色的道:“夫人,你没事吧?”

白氏闻言,掏出帕子拭了拭眼角,随即摇了摇头道:“我没什么,我就是担心宝琴将来受苦遭罪,所以这心里头有些难受,她一个人嫁过来,身边也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我这心里头真的不放心呐!”

贾放听罢这番话,出言安慰她道:“这事我会亲自过问的,那边也不至于会做得太过,只是我想冒昧的问一句,令爱与梅家的亲事是不是一定要结,若是不然,以宝琴姑娘的绝美姿容,这京中那么多的显贵,他们的公子哥儿岂不是比这梅翰林家的要好很多?”

白氏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得豁然开朗。

他仗着自己是个翰林院的翰林,所以就这般折辱人。

与其将女儿嫁过去受罪,倒不如依了眼前这位。

他保的媒,总不能有谁敢轻看了咱们家宝琴的。

想到这里,白氏咬了咬牙道:“摄政王您既然问起了,那我也就不瞒您了,其实我对宝琴的这门亲事也并不是很赞同,若是能有别的选择,我自然愿意,只是如此一来,恐怕要多劳烦摄政王您费心了。”

贾放听了这话,目光闪动的看着眼前的白氏道:“这有什么麻烦的,都是一家人,何必又说这般的两家话,夫人有什么想法可千万别憋着,尽管跟我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定然要办得让夫人您满意才是。”

白氏听罢这番话,内心之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

看着眼前的摄政王贾放,她轻轻叹了口气道:“都是我们家宝琴福薄,没她姐姐命好,能够嫁给您这样的如意郎君,不过,能得您这般照拂,我这心里头也已经很知足了。”

贾放一听这话,不由得脸颊一热。

这是说的什么话,宝钗当初嫁我的时候,我可不似现如今这般风光。

这只能说薛姨妈有眼光,而她的女儿宝钗也足够优秀。

若是不然,又岂会有今时今日的光景?

不过,这话贾放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能当真说出来。

这样想着,他也只能安慰对方道:“夫人也不必这么想,令千金生得如此娇美可人,定然会找个如意郎君的,我如今府里已经有了妻妾,也不能委屈了宝琴姑娘。”

贾放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想安慰安慰眼前这位薛家夫人,让她觉得自己的女儿薛宝琴定然能嫁个好人家的。

然而,白氏一听这话,竟是又打蛇上棍的回应道:“摄政王您这话我可就不认同了,您府里有妻妾不假,但若是宝琴能够服侍您,纵然没有名分,我们也愿意啊!”

贾放听罢这番话,一时间真的不知道如何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