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太后娘娘,你好像不太欢迎我(求订阅)(1 / 2)

七日之后,嘉靖下葬,皇孙朱翊钧继位,年号万历。

而这一年,他刚刚四岁。

自大明立朝开始,朱翊钧算是第十二位皇帝。

内阁的成员依旧是四人,首辅严嵩,次辅徐阶,其后还有高拱,张居正。

不过,这样的局面下,对严嵩这一派是极为不利的。

毕竟,一旦有什么有分歧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想要以一敌三着实有些困难。

虽说首辅有着一定的额外话语权,但这种权力很是微妙,用得多了也就难以服众了。

最关键的是,当初严嵩的这个首辅是嘉靖定的。

如今嘉靖已经龙御九天了,眼下的皇帝换成了万历。

而万历无疑与徐阶、张居正之流更为亲近。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严党用岌岌可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要不是忌惮贾放手里握着的京营,估计徐阶他们早就要对严家发难了。

尽管如此,严嵩还是意识到了危机。

此时此刻,这位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将自己的儿子严世蕃,学生贾放给喊了过来。

看着眼前的二人,严嵩眯着眼睛道:“你们两个,一个是我的儿子,一个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今日喊你们过来,是有件事要跟你们商议。”

话音落下,严世蕃立马接过话头道:“爹,有什么事你说吧。”

严世蕃见状,面带微笑的看向贾放道:“其实,你们应该也看得出来,自从新帝登基之后,咱们在朝中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其中的原因我不说你们应该也知道。”

说到这里,这位大明朝的内阁首辅重重叹了口气。

沉默了数息,他继续开口道:“如今徐阶他们有三个人在内阁,咱们虽然占着京营节度使的位子,但那个位子对朝中诸多事务的影响毕竟是有诸多限制的,所以,咱们得想个法子才行,如今我老了,在这个位子上也待不了多久了,你们俩得早做筹谋才是。”

严世蕃听罢这番话,复又接过话头道:“爹,咱们手里握着京营,你就去跟那个小皇帝说,把我再拉到内阁里去,谅他也不敢不从。”

严嵩一听这话,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下一刻,他扭过头看着眼前的贾放道:“世蕃刚刚的话,我不太赞同,不知道你怎么看?”

贾放见状,目光闪动的道:“确实,事情若是那么干,徐阶他们恐怕会借题发挥,到了那时,给咱们扣个心怀不臣之心的罪名可就麻烦了,所以说,我觉得这件事恐怕还得从长计议才行。”

严嵩闻言,目露赞许之色的道:“不错,咱们可不能在这件事上让他们抓到把柄,要不然,恐会成众矢之的,不过,眼下这局面咱们要是再不出手的话恐怕后面就晚了,所以,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贾放见状,轻轻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说话。

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在朝中浸淫多年,他既然提出这件事了,心中肯定已经有了决断。

而这决断,定然也是深思熟虑过了的。

所以,这个时候自己只要听着也就行了。

果然,严嵩见他并没有开口,看了看一旁的儿子严世蕃道:“世蕃啊,当初先帝既然让你从内阁出来了,依我看这个时候你就别再回内阁了,毕竟,新帝驾崩没多久,这个时候你若是再入阁的话,朝野上下恐会非议,这样一来,外人不会说当今皇上怎么样,但却会说我们严家裹挟新帝,那可是不忠不臣的罪名。”

严世蕃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

“可是,爹,我若不进内阁,你一个人又怎能斗得过徐阶他们?依我看,如今除了让我入阁之外没有别的法子了。”

严嵩见状,捋须而笑道:“不,我觉得这个时候让你入阁的话,必然会招致流言蜚语,这个时候,我觉得贾放入内阁的话,

贾放听到这里,心里不由得陡然一震。

要知道,这内阁成员一般情况下都是兼着各部尚书的。

首辅严嵩,乃是吏部尚书,次辅徐阶,则是户部尚书。

至于张居正,手里管着的是刑部。

只有高拱特殊一些,兼着户部侍郎的差事。

而自己,现如今不过是从一品的京营节度使。

以自己的资历,想要入内阁,估计没那么容易。

想着这些,贾放目光闪动的看着眼前的内阁首辅严嵩道:“恩师此言,我看未必吧?能进入内阁的通常都是正一品,而且大部分还兼着各部的尚书,我一个京营节度使不过是从一品,应该没什么机会吧?更何况,内阁里头按照惯例应该都是文官,我一个武将进去,似乎不太合适吧?”

严世蕃闻言,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爹,内阁里面都是文官,武将想要入阁似乎不大合规矩吧?”

严嵩听罢二人的话,呵呵一笑道:“其实这规矩也是人定的,最初设立内阁的时候,确实有文臣入阁议事这一说,不过,文臣大多是通过科考选拔上来的,你在担任京营节度使一职之前,本来就是吏部的郎中,那也是文官,所以说,让你入阁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想要入阁最好先跟李太后那边通个气,只要她答应,估计徐阶他们也不会反对,先帝驾崩之时,除了我们几个内阁的成员之外,李太后可是只通知了你,由此可见她对你应该还是很器重的。”

贾放听罢这番话,心里不由得暗自思忖了起来。

当初嘉靖还在的时候,李妃曾经跟自己说过,让自己干帝师,当时被自己给拒绝了。

若是这个时候跟她提入阁的事情,估摸着她也不会反对。

但如果徐阶高拱他们以此为借口,要自己把京营节度使这个位子交出来,那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一层,他不由得有些犹豫要不要进入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