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公主变夫人,另辟蹊径(求订阅)(2 / 2)

宁安公主见状,一脸娇羞的道:“又不是没见过,孩子都给你生了,还这么猴急做什么?”

贾放闻言,笑了笑道:“孩子都已经生了不假,不过,公主殿下不是说过吗,要为我多生几个,今晚是咱们的洞房花烛夜,自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咱们可不能辜负了啊!”

宁安公主听罢这番话,神情却忽然有些黯然。

贾放见状,目露关切之色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是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宁安公主闻言,美眸闪动的摇了摇头道:“你什么也没有说错,只是今晚是你迎娶我的日子,但是我却不能给你个完璧之身,想到这个,我心里头就特别的懊悔,要是能早些遇见你,我也就不会跟李和有任何的关系了。”

贾放听罢这番话,将这位大明朝的三公主紧紧的拥在怀里道:“这又不是你的错,你又何必自责,之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也别想太多,咱们从这一刻开始重新来过,行吗,别因为之前的事破坏了咱们的心情。”

宁安公主听了这话,不由得沉默了数息。

数息之后,她抬起美眸看着眼前的贾放道:“我既然嫁进这府里来了,你就是我的夫君了,从今往后,这府里没有什么公主,只有夫君和夫人,你是我的夫君,而我,则是你的夫人,我这么说,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贾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道:“夫人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按夫人的意思去办,今晚是咱们的好日子,咱们还是早些歇息吧。”

宁安公主见状,将粉嫩的红唇贴到他的耳边道:“夫君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今晚我任由夫君你摆布。”

贾放一听这话,浑身上下的热血不由得开始翻涌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这位大明朝的三公主又咬着他的耳朵道:“夫君,没能把第一次给你我很抱歉,不过,或许夫君可以另辟蹊径。”

贾放一听这话,整个人不由得愣了愣。

不过,当他看到宁安公主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时,周身的血液已然不能用翻涌来形容了,而应该是沸腾。

夜色撩人,这位大明朝的三公主用她独有的方式让贾放体会到了她的柔情蜜意。

更为难得的是,贾放在这一夜还体会到了公主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真正含义。

待天色大亮,贾放神清气爽的离开了房间。

按照嘉靖的意思,李和那边闹得厉害,所以得赶紧领兵去北境平叛才行。

而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此次北征如果没有及时的粮草供给,那恐怕是万难成功的。

而粮草之事掌握在户部的手里,所以说,在自己领兵北上之前,得去拜访一下大明朝户部的话事人。

此时此刻,贾放已经来到了户部尚书徐阶的府上。

身为内阁次辅,徐阶平日里跟贾放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交集。

毕竟,严家跟所谓的清流之间各自把持着几个部,可以说是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

除非有重大的事项,这两个派系之间其实交集并不多。

而遇到有重大事项的情况下,嘉靖基本上都会出面协调。

所以说,两个派系之间直接进行的沟通算得上是少之又少。

其实,按照贾放最初的想法,是想让内阁首辅严嵩去跟徐阶沟通粮草供给事宜的。

不过,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出马比较好。

一来,严嵩的岁数比较大了,身份又是内阁首辅,大事小事总去麻烦他不合适。

二来就是既然徐阶站在严家的对立面,将来跟自己估摸着也不可能成为同盟。

所以说,这个时候先去探一探对方的虚实也并非什么坏事。

毕竟,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带着这样的想法,贾放已然来到了内阁次辅徐阶的府上。

徐阶听闻京营节度使贾放这个时候突然来访,不由得颇有几分意外。

毕竟,自己跟他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还算相安无事,他根本不知道什么事能让这位朝中新贵过来找自己。

不过,徐阶毕竟是内阁次辅,能够坐到这个位子上来也并非等闲之辈。

稍稍思索了片刻之后,他便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自己除了是内阁次辅之外,还兼着户部尚书。

听闻他就要领兵北上平叛,这个时候来找自己估摸着是为粮草之事。

看着坐在自己身旁的贾放,徐阶端起茶杯面带微笑的朝他示意了一下道:“不瞒贾大人,这茶是我的一个故交从福建给我捎过来的,我可是第一次拿出来喝,你尝尝这茶,看看如何?”

贾放一听这话,也端起茶杯朝对方示意了一下道:“徐阁老的茶自然是好茶,不用喝,就只闻一闻那也是香气扑鼻啊,今日冒昧登门,实在是有些叨扰了。”

徐阶闻言,笑了笑道:“贾大人这么说,就有些见外了,如今大人乃是皇亲国戚,又领着京营节度使的差,若是没什么事老朽就是想请大人过来也请不来啊!”

贾放听了这话,也笑了笑道:“徐阁老此话言重了,我只不过是朝堂上的一个新人,哪像徐阁老您,不仅是内阁次辅,更是兼管户部,又颇得裕王赏识,皇上对您又极为倚重,我今儿个冒昧过来,当真是打搅了,不过,皇上让我即刻领兵北上平叛,这粮草之事又不得不向徐阁老求援,所以,今日到府上来打扰也是怕有负皇命,还望徐阁老见谅。”

徐阶听罢这番话,捋须笑了笑道:“贾大人将要领兵北上平叛之事,老朽也略有耳闻,不过,我听闻大人北上的兵马不过万人,这些人马所需的补给应该并不多,北境本就有驻军在,日常的粮草朝廷都会按期送过去,依我看你只要带够路上的给养应该就够了吧?”

贾放闻言,接过对方的话头道:“那不知徐阁老能拨给我多少天的粮草?”

徐阶见状,捋须思量了片刻道:“京城离北境应该最多有个二十天就够了吧,拨给你二十天的粮草应该就足够了。”

贾放一听这话,立马开口回应道:“徐阁老是不是忘了,大军去得二十日,回来还得二十日,我想阁老给我四十天的粮草,不知道阁老能否成全?”

徐阶闻言,眉头轻轻皱了皱道:“你应该知道,朝廷的开销很大,除了供北境和东南的战事之外,还有很多花销,说实话这些粮草我也是从别处给你先挪过来的,纯属寅吃卯粮,四十天我恐怕凑不齐那么多,这样吧,我给你拨三十天的,别的你到北境之后再想想办法。”

贾放听罢这番话,不由得有些无语。

为了个粮草还得讨价还价,真是有些让人心酸。

不过,能有三十天的给养也不错了。

剩下的,到了那边再说吧。

实在不行找那些鞑子弄一点儿,他们抢了大明不少东西,通过这一战要点儿回来也算合情合理。

这样想着,贾放起身朝内阁次辅徐阶抱了抱拳道:“既然徐阁老说了,那三十天就三十天吧,只是大军五日之内就得开拔,还望徐阁老帮忙盯着些,千万别误了大军出征。”

徐阶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随即也站起身朝贾放拱了拱手:“老朽尽量。”

贾放见状,也不多言,辞了徐阶便离开了这位内阁次辅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