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夫人牺牲好大,只为调丈夫回京(求订阅)(1 / 2)

王夫人的马车到达府门前的时候,贾放刚刚从薛宝钗的房里出来。

这位出身金陵薛家的千金还是如同往常那般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听闻宁安公主要嫁进来与她成为平妻,薛宝钗不假思索立马便答应了。

不仅如此,她甚至还提出要把自己的位子让出来,自己做妾室,而让宁安公主做府里的正室夫人。

对此,贾放自然不能应允。

毕竟,平白无故的让宁安公主以这样的身份嫁进来,对这位薛家千金来说本来就是有些不公平的。

更遑论自己跟她的母亲之间,还有那么一遭。

所以说,从内心来说,贾放是觉得有些亏欠薛宝钗的。

不过,如今事已至此,也只能日后再慢慢补偿她,慢慢补偿薛家了。

这样想着,贾放走出薛宝钗的房间之后便来到了书房。

他刚刚在书桌后的雕花漆木太师椅上坐下没多久,外面便传来了一阵不疾不徐的脚步声。

听到这动静,贾放不由得暗暗感叹,不愧是金陵王家这样的大家族出来的,举止之间还是颇有几分自在的风度的。

这样想着,便见王夫人款款走进了门。

进门后,这位荣国府的太太立马下跪行礼道:“荣国府贾王氏拜见京营节度使大人,冒昧登门,还望大人恕罪。”

贾放闻声,抬起头看了对方一眼。

就是这么一眼,却让他是眼前一亮。

今儿个的王夫人,似乎来的时候好好的梳妆打扮了一番。

不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特意别了一枚云纹花枝金簪。

再看她身上,今儿个竟是穿了一身略显单薄的绸缎面料水青色衣裙。

虽然是跪着的,但腰肢却是看得出来一如既往的纤细。

看样子,平日里这个女人很注重保养自己的身材。

见对方依旧跪着,贾放目光平静的开口道:“夫人起来吧,不必多礼。”

王夫人闻言,开口回应道:“谢大人。”

话音落下,这位荣国府的太太才从地上缓缓爬了起来。

贾放见状,看了她一眼道:“夫人请坐吧,有什么事坐下慢慢说。”

今儿个之所以对眼前这个女人这般客气,其实贾放的心里是有些考量的。

不管怎么说,她女儿贾元春也已经是自己的女人了。

于情于理,自己都不应该像之前那般对她了。

虽说这位荣国府的太太为了让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升官儿,曾经设计害了她的妹妹薛姨妈。

但是,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尽管这事若是落在在外人耳朵里有些不好听,但从根本上来说占了便宜的还是自己。

毕竟,薛姨妈保养得也是极为不错的,肌肤白嫩,身材丰腴饱满,性子又那么好,还懂得疼人。

而最后的这一点,被她的女儿薛宝钗完全继承了。

最关键的是,如今这位金陵薛家的主母已然怀了自己的孩子。

因此,贾放对于之前王夫人的那次算计,这心里头也就慢慢淡漠了。

而王夫人听得眼前这位让自己坐,不由得有些拘谨的打量了起对方的周遭。

下一刻,她款款走到离他不远的一张凳子旁,默默的将半个屁股搭在了上面。

而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动静,乃是

王夫人见此情形,赶忙起身走上前去,接过了对方手里的托盘。

看着那丫鬟,她眸光闪动的开口道:“让我来吧,你先下去吧。”

丫鬟闻言,也不多语,只是看了正在太师椅上坐着的老爷贾放一眼,随后便将托盘交给了眼前这位荣国府的太太。

而她自个儿,则默不作声的退了下去。

待那丫鬟离开,王夫人赶忙将茶水端到了贾放的跟前。

端起其中一杯放到对方面前的书桌上,她唇齿轻启道:“大人,您请用茶!”

贾放见状,朝她轻轻点了点头,随后目光平静的开口道:“夫人也坐吧,先喝杯茶润一润喉咙。”

王夫人闻言,冲贾放微微颔首的笑了笑。

下一刻,她也端起一杯茶水放在了自己那凳子旁的茶几上。

待宾主各自落了坐,贾放率先端起了茶杯,低头呷了一口。

王夫人见状,也端起茶杯,吹了吹之后浅浅的抿了一小口将嘴唇润了润。

待各自将茶放下,贾放缓缓开口道:“夫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吧,今儿个找我有什么事?”

王夫人一听这话,脸色不由得有些不自然了起来。

自己几次三番的过来,似乎还真是如眼前这位所言,几乎都是来求他办事的。

想着这些,王夫人不由得脸颊有些暗暗发烫。

不过,她的心里很清楚,有些话自己该说还是得说的。

关键是,自己那丈夫不久前从云南永宁府来了信,说是那地方马匪横行,过往的商人时常被劫掠。

官府也曾经多次出动官军去剿,但最终却是铩羽而归。

不仅没剿得了匪患,还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更过分的是,不久前这帮匪类竟然将官府一名书办的夫人给掳走了。

半个月之后,那夫人才被送回来。

只不过,彼时那女人已经是进气少出气多了。

没撑两日,便一命呜呼了。

据说,那夫人的身上是遍体鳞伤,百孔千疮,眼看是被那帮子马匪折腾得不轻。

在这样的地方为官,可想而知得承受多大的压力。

别的不论,就连自己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王夫人一想到丈夫一个人在那里,就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觉。

因此,当她听闻眼前这位已经升任京营节度使的时候,总算是彻底坐不住了。

今儿个无论如何也要求他,将自己的夫君从云南给调回京里来。

这样想着,王夫人脸色有些不自然的道:“其实,这事吧,我之前也跟大人您说过,就是我那夫君远在云南,这眼看也在那里待了不短的时间了,您看能不能帮帮我,帮忙将他从云南调回京里来,若是大人肯帮忙,我愿意为大人做牛做马报答大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