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嘉靖动杀心,挖坑(求订阅)(1 / 2)

这一晚,贾放并没有留在宁安公主的闺房里。

之所以如此,乃是出于对正室夫人薛宝钗的尊重。

久别重逢,若是这一晚都留宿在外,估摸着这位出身金陵薛家的千金小姐会心里头不舒服的。

等回到府里的时候,已经是夜深人静之时了。

刚刚踏进薛宝钗的房间,贾放便看到了一个女人正端坐在床边,默默的等待着。

摇曳的红烛下,女人姿容明媚,身材袅娜。

看着眼前的薛宝钗,贾放不由得暗暗感叹。

这个女人似乎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能够表现得那般得体。

估摸着今晚即便自己留宿在宁安公主那里,第二天一早再见到她的时候,对方依旧会笑脸相迎,举止不失措。

有这样的女人作为正室,自己又有什么还能去奢求的呢?

想着这些,贾放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门被推开的动静,立马惊动了原本坐在床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薛宝钗。

下一刻,她赶忙起身,美眸闪动的款款走了过来。

见到贾放,她檀口轻启道:“夫君,您回来了!快进来,外面是不是很冷?”

贾放闻言,冲她轻轻点了点头道:“外面是挺冷的,这么晚了,夫人怎么还没歇息?”

薛宝钗听了这话,笑着看向他道:“夫君依旧在外面忙,我又怎么能一人独自安寝,我在等夫君您回来呢。”

贾放听罢这番话,心底不由得涌起一阵感动。

这个女人,果然是每个方面,甚至每句话都是那么的无可挑剔。

下一刻,他们张开双臂将薛宝钗紧紧的拥入怀里,在她的耳畔低语道:“这些日子,你一个人操持这府里里里外外的事情,辛苦了。”

薛宝钗闻言,玉臂勾着丈夫贾放脖子道:“我不辛苦,夫君一个人出门办差,可比我辛苦多了。”

面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如水的女人,贾放还能说些什么呢?

烛火依旧在空气中摇曳,贾放手上一用力,便将薛宝钗拦腰抱起。

看着怀里的可心玉人,他目光熠熠的道:“今晚,就让为夫好好犒劳犒劳夫人。”

薛宝钗闻言,一脸娇羞的别过头去,高耸的胸脯剧烈的起伏着,雪白的脖颈让人忍不住在上面咬上一口。

待这位出身金陵薛家的千金昏沉睡去之时,已经是天色大亮的时候了。

贾放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默默的披上衣服,走出了房门。

自己从江南办差回来了,虽然之前已经上了奏事的折子。

但按照规矩,还是得向嘉靖面陈一番的。

毕竟,差事是他派的,却是自己去办的。

自己留下了甄家的几个女人,这尺度把握得如何,得再看一看他的意思。

要知道,接下来就要拿京里的这些个家族开刀了。

皇城之中,天子脚下,可不比远在金陵那么好办。

一旦分寸把握不好,很容易生出事端来。

此刻的贾放,已然来到了司礼监。

不过,今儿个接待他的却并非司礼监掌印,吕芳,而是换了另外一个人。

此人方脸大耳,面皮白净,但那双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子狡黠与狠辣的劲儿。

这一位贾放认识,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

陈洪见了贾放,笑着朝他作了一揖道:“陈洪见过贾大人。”

贾放见状,看着他道:“今儿个是陈公公当值?”

陈洪闻言,笑了笑道:“老祖宗方才有事出去了,所以让我在这里帮他盯一会儿,贾大人这是要见皇上?”

贾放听罢这番话,轻轻点了点头道:“我有事要面陈皇上,还望陈公公帮忙通禀一下。”

陈洪闻言,有些犹豫的扭过头看了看里面,脸色有些肃然的道:“皇上昨儿个睡得晚,这个时候恐怕还没起来吧,要不贾大人在这里稍待一会儿?”

说罢这番话,陈洪默默的站在当场,并没有进去看一看的意思。

贾放一看这情形,心中不由得有些不悦。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之前司礼监掌印吕芳在这儿的时候,还从来没有不帮自己禀报的呢!

如今你陈洪只是觉得皇上可能没起来,就让自己在这儿干等,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

再说了,自己是天色大亮了才起来的。

这个时候到宫里也不算早了,就算嘉靖还没起来,你好歹帮我看一眼再说吧!

这样想着,贾放看着他声音微冷的道:“我今儿个过来求见皇上是有要事的,陈公公不妨帮我看一看,若是皇上真没有起来,那我在这里等着就是了,若是起来了,我想赶紧面圣,毕竟,有些事可是人命关天的,马虎不得。”

陈洪听了这话,冷冷一笑道:“贾大人若是急的话,可以自个儿进去看,今儿个本不该我当值,我可不想因为这个而惊扰了陛下。”

贾放见状,冷哼一声,不过却没有当真自己进去。

毕竟,朝中的臣工要见陛下需得司礼监通禀,这一条乃是旧例。

自己纵然有事要禀,也不能因为这个坏了规矩。

要知道,事情是朝廷的,自己没必要因为一件事去破坏规则。

不过,陈洪的这般做派却让自己很是不爽。

这样想着,贾放声音淡然的道:“既然陈公公不愿意通禀,那我也只好在这边等着了。”

说着这话,他兀自找了把椅子坐下,闭目养神起来。

昨儿个折腾了一整夜,着实有些消耗。

这女人的抗击打能力果然不能以常理度之,明明已经是那般不堪挞伐了,却依旧竭力迎合。

看来,这青词还得继续写啊!

正当他想着这些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贾大人,您怎么躺在这儿呢?怎么不进去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