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世民心思,修道观供奉王皓(2 / 2)

“确实如此。

“虽然长安和万年已经有了先生的香火,可终究是百姓在供奉,肯定有不足之处。

“香火啊,还是要正式一点比较好。”

李世民自言自语,可听的不能迷迷糊糊的听,萧瑀自然能懂其中的意思。

“主上说的对,王皓虽然不在意这些,但是百姓得到教化不能视为理所当然。

“臣以为应该有一个正式的供奉之地才行,臣以为终南山道门氛围还是不够。

“臣请主上下旨,在终南山起护国观。”

武德八年李渊下旨道在儒释之上,终南山成了天下道门之首,一时风头无量。

现在全国最有名的道士都在终南山,起道观自然要在终南山起。

“这。。。不知道先生同不同意。”

“回主上,王皓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可供奉这件事是朝廷之心意,是群臣之所向,是百姓之所期。

“纵然是王皓不同意,也要起才是。”

李世民点点头,这就对了。

老祖是预言中李家会称帝的人,王皓是现实中教导大唐百姓的人。

两人都是神仙中人,一玄一真,这就说明天命在李。

而且王皓还是在自己登基之后出现的,更是弥了旱灾,传下全新粮食。

识破波斯人诡计,又带来正源六经。

这每一件事都在证明自己这个皇帝就是天认可,不存在任何的不正当性。

如此神仙,就该享受香火。

不止是香火,而且是最高一档!

“如此这件事就交你全权办理,规格不下宗圣。”

“臣遵旨。”

萧瑀心中也是一惊,这道观的保准和宗圣观一样,这是直接将王皓推到最高档次啊。

在道门还是哲学时代,老庄并列。

道门成为道教,老子自然高庄子一头,庄子成为四大真人。

而且这时候已经把老子和太上老君开始模糊成同一个,张道陵最开始只尊太上老君。

在南朝时三清的概念慢慢被提出,陶弘景正式以书面的名义确定了三清。

在唐初因为政治需要,太上老君位次还是最高。

到了中唐后世熟悉的三清位次才算是正式确定下来,到了宋朝彻底成型。

所以现在有三清概念,但是这三个人也不是一定要组队出现。

老子,目前还是第一。

李世民这个意思,直接将王皓提到这个档次。

神仙,有的是一开始小慢慢提升,真武大帝就是从北极四圣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原始天尊,算是一开始就位阶非常高的存在,只不过后来越来越高,直到成为道门尊首。

“那你暂时就不要管朝廷的事了。

“你随着先生去了一趟天竺,朕想你肯定也需要一个静修之地好好感悟一下佛学。

“终南山,就是一个好去处。”

萧瑀明白,这是让自己专注于修道观的事,朝中事自己暂时就不要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