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能将附近能纳税的粮食就近拨到受灾之地,速度更快,,时间更快,需要的人更少。
“如此一来,中间损耗环节就少。
“某州某县,赈灾不及时立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知道那个环节出了问题。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
“不过就算是达不到百分百的理想状态,哪怕是能完成六成,也比现在好的多。
“可视化,对于治理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我还是举那个例子,孟子说要在合适的时间进山砍柴,那什么是合适的时间?
“这就是一种车轱辘话,说了没意义。
“通过记录研究,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九月,十月或者十一月。
“这样时间到了就进山,过了就出山。
“方便管理,砍柴的人也不迷糊,按照时间走就是了。
“不过这些东西毕竟太过于吃力了,需要在田间地头辛苦,有时候甚至需要几年才行。
“相比之下自然没有闭着眼睛背祖宗说过的话容易,自然没有在凉房里面注释正义经文来的舒服。
“朝廷多王佐之才,这些事他们都看不上。
“我这人没大本事,就算是为百姓做点事吧,等猴儿他们统计回来。
“分析样本,试验怎么改善能继续高产。
“这种事情说实话很无聊,和魏征那种两句话就能美谈遍长安没法比。
“陛下听一下就行,就当是我在家无聊吧。”
李世民神色严肃,好赖话自然是听的出来的,而且人这种东西最怕的就是对比。
李世民现在也发现了,自己朝廷上确实养着很大一帮子废人。
做事不行,但是败事那是一把好手。
“先生教育的是,朕记住了。
“先生这话也是让朕茅塞顿开,想到了很多东西。”
王皓笑笑不说话,一个很神奇的现象,百姓和皇帝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
皇帝希望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这样自己的统治就能万世长传。
百姓希望自己能安居乐业,皇帝不能达成这个夙愿那就换一个皇帝。
但是中间的,天然是皇权和百姓的对立面。
向上希望能争取更大的权利,最好是遏制住皇帝,向下能尽可能剥削百姓。
所以很多非常好的政策只要执行一定坏,因为利益方向不一致。
王皓这话李世民一定会去试验,但是氏族一定会去阻挡。
越是不透明,对于氏族越有利。
透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掣肘,你只需要饿了吃饭就行,为什么非要去弄清楚一顿吃多少呢。
所以,这件事在短时间内是推行不下去的。
还有一个问题,人才!
这时候缺乏各种专业人才,而且对专业人才的尊重很低,一个简单的统计学,要找出这方面的人才很少。
王皓做的也只是打个样,先让这个事有这种先例可以参考。
然后就看后面的皇帝自己慢慢去完善。
指望王皓将这件事彻底搞定不现世,这天下叫李唐可不叫王唐。
这些事,就该李家人顶着压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