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些也好。”
“这就对了,代国公这个年纪就要尽可能清淡,以后和我这样喝就是了。
“只是代国公是大忙人,攻灭东突厥的战报还没有完全写出来,来我这里是有什么紧急的事么。”
李靖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开门见山:“我需要一些精细的地图。
“东突厥虽然被灭,可我们还不能马放南山。
“吐谷浑和薛延陀现在虽然臣服我们大唐,可我们应该很快就要一战。
“还有西域,此地反复,也得有一战。
“我在主上那里见过先生的地图,简直惊为天人。
“为了下次战斗做准备,我想要一些这些地方的精准地图。”
???
这就是军神的直觉和洞察力?
事实上薛延陀和吐谷浑最后还真这样了,侯君集一直打到了伊犁河谷。
这波预判,确实牛叉。
“那代国公认为为什么吐谷浑会起兵呢。”
吐谷浑是慕容鲜卑,这势力其实在隋朝已经被隋炀帝打过一次。
隋末大乱吐谷浑又收复失地,臣服于唐。
而且现在是贞观四年,再过三年先是段志玄带兵给吐谷浑迎头一击。
接着又是西海行军道大总管李靖为统领,统领七路大军进攻吐谷浑。
这一次,和东突厥的剧本一样。
吐谷浑又被李靖连根拔起,从此正式成为一个消失的政权。
李靖想了一下道:“吐谷浑人口膨胀。”
屮,牛逼!
这一句话道破了所有的玄机。
土地,是生存的根本。
“不愧是代国公,一语道破天机。
“不过吐谷浑人口膨胀只是其一,其二是吐谷浑身后的吐蕃人口膨胀。”
李靖没说话,就这么看着王皓。
“是这样的。
“魏征这帮人动不动将什么都归于天命,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这个世界会周期性的发生气候变化。
“这些年气温变暖,长安城都快能种稻了,气候变化对大唐的影响力一时间半会看不出来。
“可是对于吐谷浑的影响很直观。
“气候变暖,河湟之地的粮食产量会提高,更多的粮食会养活更多的人。
“这样吐谷浑的人口会快速增加,地少人多那他们势必会和大唐产生摩擦。
“这还有一个更深沉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变暖是同步的。
“吐谷浑身后的那片高原也迎来了自己的机遇,高原上养活了比任何时候都多的人。
“结果就是本来只是小部落的高原现在也正在进行着一场类似秦扫六国的事。
“这帮吐蕃人在快速崛起,他们也会朝着好地方推进。
“他们遇到的第一块好地就是河湟谷地,这帮吐蕃人不会放过这里的。
“这两个原因,吐谷浑才会南下。
“所以真正的危机不是吐谷浑,而是现在大唐还不怎么关注的吐蕃。
“这吐蕃之于大唐,以后就会是匈奴之于大汉一样。
“所以我认为代国公见识非常敏锐,但是还不够敏锐。
“所以吐谷浑不是重点,吐蕃才是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