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溜达到萧家,杨政道在门口等着。
“姐夫,没事吧。”
“能有是什么事,你怎么愁眉苦脸的,发生了什么事?”
杨政道四处看了一下,小声道:“没事,就是怕朝廷上那帮人找麻烦。”
京城这种小心谨慎的人太多了,可不是人人都那么显贵。
身为杨广的孙子还在突厥登基当过隋王,杨政道现在过的也是小心翼翼。
这处境,和李佑完全一样。
“走吧,进去再说。”
王皓和杨政道走进萧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不过都没有动筷子。
看到王皓进来全都站了起来,一个个的一脸担忧。
“坐坐坐,没事。
“我怎么可能会有事,都坐。”
萧皇后坐下,其他人也都坐下。
“圣人没有为难吧。”
“没有,就是在朝堂上说了一些话,证明儒家正统传人是我。
“这件事,已经得到了朝堂上的认可。
“孔颖达等人攻击我不学无术,现在证明他们学的是伪学,正统在我这里。
“因为证明比较麻烦,所以耽误了一点时间。
“证明完了,我就回来了。
“从此啊,这儒家只有我一家是正宗,其他的全都是歪门邪说。
“政道现在反正是文散官,那就研究一门学问吧。
“杨家老祖也是治学开始的,我把正本春秋给你,你好好研究。”
弘农杨氏,起源就是史记中那个杨喜。
郎中骑兵将杨喜是项羽死后抢到尸体五个人之一,因此被封为赤泉侯。
七世孙杨震,号关西孔子,也是杨家四知堂的起源。
从这里开始,弘农杨氏正式崛起。
杨坚就是自认是弘农杨氏,实际上真正真正的弘农杨氏是杨素这一支。
等杨素儿子杨玄感被灭九族,这一支也就消失了。
不过杨素这一支也是冒认的。
杨震之后弘农杨氏迅速崛起,不过到桓玄和刘裕手中被大力砍杀了一批。
等到北魏,杨喜传承下来的杨家已经消失了。
北魏之后的弘农杨,全都是自己凑上去的。
杨坚如此,杨素一脉也是如此。
不过杨素这一脉冒领的比较早,所以看着比杨坚这个半路出家的正宗一点。
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认可杨坚就是弘农杨这种说法。
所以让杨政道治学,就是学老祖宗杨震。
“多谢姐夫。”
杨政道自然知道正本治学的价值,这种太容易搞出无数门生了。
只要自己不是太废物,那以后就会有杨传春秋。
“先吃饭吧,没事就好。”
萧皇后张罗大家吃饭,她知道这个场合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这些事就该在书房谈。
杨政道,始终是杨家的希望。
治学这种大事不该是自己等妇人能听的,懂分寸,是这个时代贤后的一个标准。
不该听的,那就绝对不听。
独孤伽罗本人其实不差,可就是手伸太长,所以名声一般。
一顿饭吃的很快,吃完王皓和南归就要回家了。
这是规矩,午饭吃完就要回家。
任何风俗都和时代有关,之所以是这个风俗那就是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