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人还不少,每个人神色不一,不过全都不好看。
现在能出现在这里的,底色全都是儒学。
儒学在荀子时代进行了一次大融合,相当于吸收了其他百家的经典。
到了董仲舒,算是彻底完成这一过程。
所以不管说多少家,实际上底色都是儒,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各家的特色一直在减少。
到了唐初,算是彻底完成了大融合。
王皓说要和儒学过不去,这就是刨所有人的根,这次但凡识字的都感受到了危机。
所有的政见不和,家族恩怨全都消失。
这一刻,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看到王皓进来,所有人都朝边靠了靠,颇有一种抱团取暖的味道在里面。
王皓也没有理这帮人,治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才,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只需要少量的人。
看史书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人才会井喷在一个地方。
这种事放在古代,那自然是天命所归,诸星从龙,应劫而生。
实际上就是,核心只需要那么几个就够了。
看刘邦,感觉人才都在沛县。
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就萧何一个人,周勃、樊哙等人重要也不重要。
先登只需要装备好,人勇就行。
这些人在刘邦刚起兵的时候存在感很强,然后一步一步削弱,跟着刘邦他们也在逐步成长。
从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壮汉成长为算合格的将军,而不是说他们本身就有多牛叉。
还有一个典型,朱元璋。
朱元璋起兵,凤阳那一块感觉全都是人才。
道理和刘邦一样,是刘邦和朱元璋成就了他们,不是他们成就了这两位。
现在满朝文武也是一样,一砖打过去最差也是县公,可实际上无可取代的不超过十个。
把这帮人都宰了,换一批人,不用一个月就能完美替代这帮人。
“陛下,神色不佳啊。”
李世民勉强一笑:“先生不忙么,今日可是回门日。”
“忙不忙的无所谓,昨天下午就有人上门闹事了,一个个扯着嗓子骂了一下午。
“我家人也是见识到了大儒的厉害,起码骂人不会结巴重复。
“昨天都那样了,今天回门日又有什么重要呢。
“我这个人向来小肚鸡肠,在我结婚后第二天堵门骂人,那我一定会报复回去的。
“昨天来的那些人我可是全都记住了,陛下放心,他们全都完了。
“不止他们,他们的后代也是。
“从这一代开始,从他们下一代开始寿不过三十,全都疾病缠身,霉运不断。
“每个人都会在极端痛苦中死去,终身穷困,绝无翻身可能。
“我推广的食物他们的后人吃不了,吃就重伤,我推广的曲辕犁耕种的粮食他们也吃不了。
“嘿嘿,我一般不和人动手的,他们继续当他们的大儒,继续上门骂。
“无所谓,反正他们会死,子孙受苦和他们无关。”
王皓的话很轻,可有几个人已经坐在了地上。
所有人狗苟蝇营,不就是为了后代能继续富贵么,现在成了这样那自己在做什么。
为后人,这是所有处在高位的人都在拼尽全力做的事。
可王皓这话,算是断了这种念想。
“王神仙,我昨日没开口啊。”
齐威声音带着哭腔,自己昨天可是一言未发,还是因为孔颖达的邀请抹不开面子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