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谈妥(1 / 2)

所以,张开地并不看好韩非的想法。

当然,这也不妨碍他看看韩非的成长,若是能够为韩国带来新的生机就更好。

这个立国百余载的诸侯国,如今朝堂积弊日久,沉疴痼疾已非朝夕可解。

西陲强秦正如饥鹰饿虎眈眈而视,函谷关外的狼烟怕是不日将至。

…………

雅阁内,檀香袅袅,似有若无地弥漫在每一寸空间,香气淡雅而悠远。

张开地颔首应允的瞬间,韩非的目光微微一亮,透着几分欣喜与自信。

他立刻说道:“相邦大人不必忧心,关于新郑城鬼兵劫饷,晚辈已经寻得些许端倪,会尽快将那十万金寻回。”

声音清朗,带着一丝自信与坚定。

而韩非的话,让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心中暗自心惊。

此案一直由有司寇或者廷尉负责,而这位闲云野鹤般的九公子竟已掌握线索。

唯一的解释,便是韩非对于此案早已有所关注,只怕是早就在等待张开地来找他。

“不知公子寻得何种关窍?”

张开地微微前倾身子,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

韩非微微一笑,他骨节分明的指节沿着酒爵的纹路缓缓游移,那琥珀色的酒液在雕花器皿中轻轻晃动,漾开层层碎光,仿佛是流动的琥珀,在光影中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他忽而抬腕仰颈,将最后半盏酒液倾入口中,喉结微微滚动,低声道:

“容非暂且留个悬念,此事怕是还要借子房三分灵慧方能成事。”

张开地闻言,微微皱眉,但很快又舒展开来,他并不恼怒,只是淡淡地说道:

“既如此,明日卯时便教子房往公子府上听令。”

“只盼公子莫负所托!”

此时,廊下铜铃忽被夜风惊动,叮咚之声清脆而悠长,在夜色中回荡。

张开地向来不喜欢这种风花雪月的场所,所以很快便带着张良起身告辞。

他们穿过雅阁的长廊,夜风拂过,带着一丝凉意,也带着淡淡的花香。

待张氏祖孙身影彻底隐入门外,韩非忽将冰凉的爵身贴上眉心,轻轻闭上眼睛,似乎在回味着刚才的对话。

他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俊逸,眉宇间透着一丝从容。

窗外的夜风卷起他鬓边散落的青丝,在风中轻轻飘动,如同夜色中的一抹轻纱。

他轻声呢喃:

“终于迈出第一步了!”

这句呢喃被夜风揉碎,融入了满室的酒香之中,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丝欣喜与期待。

当张开地与张良即将步出二楼厅堂之际,楼外的微风已带着几分凛冽,吹得檐下铜铃叮当作响。

厅堂内,檀香袅袅,香气在雕梁画栋间弥漫,若有若无地萦绕在每一寸空间。

廊柱旁,赵傒正闭目静坐于雕花圈椅之中,鎏金灯盏的暖光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容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将他的轮廓勾勒得愈发峻峭。

他的眉宇间透着一股沉静之气,似是在思索着什么,又似是在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在一旁,冯悦怡手持茶盏,正与身著鹅黄色罗裙的少女低声絮语。

那少女的发髻上缀着珍珠,随着轻笑声微微颤动,宛如繁星闪烁。

她们的谈话似乎颇为愉悦,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紫女提着纱灯,悄然随行至一楼。

行至垂花门处,张开地忽然驻足,微微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