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7(2 / 2)

五天之后,德军全线退却,英法联军奇迹般的保住了巴黎,战争从此进入了残酷而又无聊的拉锯战。

从这一天起,两大集团作战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对方再多流一滴血,看谁先撑不住倒下去。

这个时候,双方的政治家开始到处拉拢盟友,开出种种空头支票,试图增加己方的力量,威逼、利you、恫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这个时候,英国人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弱点暴1u了出来。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海军可以打遍全世界的国家,遍布各大洲的殖民地,构成了全球补给线。大英帝国舰队可以随时开往世界的每个角落,击溃那些试图反对帝国的敌人,扑灭起义的火焰,而不用担心沿途得不到补给。

但是,当世界大战爆之后,优势就成了死穴,马汉少将的海权思想中认定的岛国极为脆弱这一点,暴1u无疑。全世界的军事家都明白,只要切断大英帝国和殖民地之间,尤其是和印度之间的联系,英国兵源、财力都将大受影响。如果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再趁这个机会联合德国人动起义,那么印度这颗女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就成为颠覆大英帝国三百年霸业的定时炸弹

英国人毫无疑问也看到了这一点,远在青岛的那支德国巡洋舰分队,就成了英国人的眼中钉rou中刺。于是,英国人想到了远东的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唐宁街的政治家希望中国或者日本,帮助英国拔掉青岛德军这根钉子,彻底消灭那支可以随时威胁孟买、加尔各答的德国舰队。

不过,很快英国人就对中国失去了兴趣,柴东亮在北京高调宣布中立,不参与战争。同时,俄国人为了得到来自中国的物资供应,也宣布支持中国的中立。沙皇宣布,将中国和俄国的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别,升格为大使级别,同时宣称,将在第二年的开,派出皇室人员为的高规矩代表团访问中国。

沙皇此时也没有别的选择,目前只有中国人可以提供俄国所需的一切战略物资,从武器弹yao、yao品军服,直至战马、炮车的胶皮轮子、军用干粮俄国人只要能拿出钞票,中国人就能拿出物资。而且保证质量和数量,以及交货日期,更令俄国人无法拒绝的是,中国生产的军用品就是按照俄国的制式标准,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一样。

现在的门g古和奉天,几乎成了俄军的后勤大本营,晋商“大德通”的大掌柜阎维藩等一大批中国商人,就住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每天和俄需官泡在一起。

除了有几个糟钱之外,其他战争准备无限接近于零的俄国,如果在这个时候得罪了中国,那士兵只能扛着锄头去和武装到牙齿的德军玩命了

那就不是战争了,而是单方面的屠杀

俄国人从法国获得的贷款,变成了一列列军用物资,沿着西伯利亚铁路运往前线,那些刚刚放下锄头当兵的俄国人,欣喜的将手中绑着刺刀的木bang扔掉,换上崭新的莫辛纳干步枪。

中国和俄国的态度令英国人很沮丧,他们只能去求助了盟友日本,同时寄希望于中国不敢干预日本人在青岛的军事行动。

英国人求助日本,这令刚刚担任相的寺内正毅鸡动万分,地主也有求佃户的时候,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一九一四年的八月二十六日,日本政府宣布组建战时大本营,紧急抽调三个师团六万6军攻打青岛,寺内正毅亲自出面,请求日俄战争时期的英雄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俩,还有熊本师团的师团长明石元二郎中将出山,将近卫师团长秋山好古中将升为大将,作为6军总司令,海军方面则任命神尾光臣中将为司令官,出动六十艘大小军舰。

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海军级天才秋山真之、一人顶十个师团的明石元二郎,日本最著名的三大天才人物悉数出场,连天皇的御林军近卫师团都调出来了,日本人可谓给足了大英帝国面子。

只是这三人如果住在一个屋子里,外人恐怕进去就会被熏死,这三人都是从来不洗澡的

德国总督瓦尔得克也不是吃素的,一面驱使数万中国人为其修筑临时炮台、挖掘壕沟工事、运送物资,积极备战一面紧急召集在中国的预备役人员到青岛参战,并将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驻守的德队调往青岛。到战争爆时,青岛德军总兵力已达四万五千余人。

但是,日本和德国都在密切注视着北京的动静。日本人在大沽口吃了大亏,登岸的6军被全歼,海军也损失惨重,唯一的一艘水上飞机航母被击沉,连战列舰都被击沉了一艘。寺内正毅再狂妄,也不敢不在乎中国方面的反应,更何况,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都是日本顶尖的人才,明石元二郎更是远东谍报之王

德国人则担心中国人趁机收复青岛,虽然青岛有四万五千德军,但是真正的精锐不足三千,其他都是地方守备部队,说穿了就是凑数的。德国总督大人,也听说过中国空军的厉害,小日本的战列舰都能击沉,还打不沉青岛的那几艘巡洋舰

八月二十六日,日本宣布出兵,北京抗议。

八月二十八日,日本6军登舰起航,北京严重抗议。

八月二十九日,德国将老旧军舰上的舰炮拆下来,加强青岛的城防,同时大量驱使中国民工修筑工事,北京再次严重抗议。

九月二日,日军前锋在山东龙口强行登6,侵占黄县、掖县、平度、即墨及胶济铁路沿线城镇,向青岛逼进。北京继续抗议。

九月三日,德国在前海航道中国水域布雷,北京接着抗议。

九月十八日,日军主力又在崂山仰口湾登6,击退德军警戒部队后侵抵李村,与南下日军会合。北京继续严重抗议。

九月二十一日,从香港调来的两千英军也在仰口登6,加入进攻青岛的行列,中国仍然是抗议。

至此,交战双方都释然了,中国人依然是老一套,嘴上强硬但是骨子里怂包软蛋。英国人本来就不把民国政府当一回事儿,日本人则认为中国是怕了大英帝国,所以不敢有动作。德国人自顾不暇,也就顾不上北京有什么反应了

曾经令日本人心惊rou跳的中国空军并没有如约出现,中国海军也龟缩在上海、九江和中英公用的威海卫,只是偶尔有两艘驱逐舰这样的小船出现在青岛附近。事实上,青岛附近的各国海军还真不少,都是来观战的,中舰似乎也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来参观的。就差派出正式的观战武官来学习了即使偶尔有一两架飞机出现在战场上空,也很快在日本飞机的驱逐下远远的遁去。

大沽口之战后,日本人迅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