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柴东亮很清楚,他穿越前在写的第一本书翻云覆雨里面就写过这一段历史
柴东亮痛恨袁世凯不是毫无理由的,这段历史他清楚,袁世凯更清楚,柴东亮只是在史书上看过这些往事,袁世凯则是亲历者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期间,就用毛瑟枪打破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鬼话,他太明白这种滥用民气的后果,否则也不会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参与了张之李鸿章、刘坤一这三大总督发起的“东南互保”,可是这种曾经令他嗤之以鼻的手段,他却依然毫不犹豫的使用了,正如当年他在满清朝廷的政敌刚毅、徐桐一般无二。
现在的中国和日本,就是两堆浇了火油的干柴,只要一颗火星就能燃起冲天的烈焰。
柴东亮在军谘府里转来转去,他已经明白这场战争已经无可避免,现在日本人还缺一个能够说的过去的借口
借口这个玩意,只要想找就一定找的到问题是真打起来的话,北洋军的将领哪个肯真正出力的到头来还不是江淮军要去替袁世凯擦屁股,柴东亮再冷血,也不能坐视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这超过了他的底限,他无法容忍外队进入中国烧杀抢掠,而自己却无动于衷
“都督,刚收到的密电,三个日本和尚在天津被杀了,日本方面要求袁世凯交出凶手”顾维钧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翻译好的电报稿。
柴东亮不假思索的道:“日本和尚日莲宗的和尚吧”
这下轮到顾维钧发愣了:“都督怎么知道的您已经接到密报了”
柴东亮从顾维钧手里抢过电文,仔细的看了又看。三个日本和尚在天津街头化缘,碰巧遇上了学生游行示威,他们就躲到了天津大生纱厂的听见学生们高喊反日的口号,他们就用日语骂了几句,大生纱厂的工人发现这几个戴着斗笠的和尚是日本人,就用中文和他们对骂,后来觉得对骂不过瘾就动了手。不想从游行的学生队伍里冲出几个身份不明的大汉,不由分说上去就是拳打脚踢,围观的群众刚刚叫了几声好,这几个人就抽出了匕首,将这三个和尚杀死在大生纱厂的然后这几个人就带着一身的血迹消失在游行的队伍里。
从三个日莲宗的和尚到大生纱厂门口到他们被杀,前后不足五分钟,每人身上起码中了六七刀,几乎刀刀都是捅在要害,手法极为老练狠辣。
柴东亮摇头苦笑,日本人果然找到借口了,而且这个借口一定会令日本国内沸腾日莲宗是日本一个非常特殊的宗派,一般佛教徒都是相当温和的,只有日莲宗特别奇怪,这个宗派一直鼓吹战争,而日本军界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宗派。日莲宗在日本政界、军界的影响力无论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不问说,这几个和尚的死,肯定是日本人自己搞的鬼
死几个日本军人、警察或者是商人,都不如杀掉和尚对日本民间的震撼力巨大,日本人找的借口相当的有力度
“快,传我命令,通知海军司令汤芗铭和程璧光,三海舰和飞鸿号这四艘轻型巡洋舰和其他几艘炮艇沿着长江巡游,其他的船只立刻转移到威海卫军港,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出港口一步,通知沿江炮台严加戒备江淮军所属各部做好战斗准备,官兵一概取消休假”
顾维钧也看到柴东亮的神色凝重,不觉也紧张了起来:“都督,真的要打吗咱有必要为袁世凯这个魂蛋打仗吗”
柴东亮咬牙切齿的道:“袁世凯虽然但他是中国的还轮不到日本人动手撵走他”
tgt第二百九十五章水上飞机航母
第二百九十五章水上飞机航母
威海卫,中国北方的优良不冻军港,港湾内三面环山向东,刘公岛扼其前,形成向东、向北两条航道和进出口,日岛、黄岛、牙石等岛罗列刘公岛两侧,构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势险固。、
甲午战争之后,俄国自诩干涉还辽有功,向清廷强索了旅顺港,一直对俄国非常忌惮的英国感到了威胁,就要求清廷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满清朝廷里的那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也感觉到了来自北方的危险,于是和英国人一拍即合,将威海卫租给英国用来遏制俄国人南下的势头。
清廷最开明的大臣对外交的理解也不过是“以夷制夷”的那套把戏罢了。
根据租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军港不但可以让英国人使用,中国海军也可以使用。柴东亮根据这个条约,命令长江舰队的大部分舰船驶进威海卫军港,保存实力。
舰队司令汤乡茗带着“海荣”、“海琛”、“海忻”这三海舰和“飞鸿”号四艘铁甲巡洋舰,以及三五艘小型内河炮船还在长江巡游,副司令程璧光带着剩余的十几条舰船躲进了威海卫。其实,柴东亮压根就不在乎这几条服役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接近四十年的破船,哪怕都当了靶船打沉或者是用来炼钢都不会心疼,但是那些水兵却是他的心肝宝贝,中国就这么几个人会开军舰的,每一个人的损失短时间内都无法弥补。
海军泰斗马汉担任校长的“九江海军大学”起码还要两年,才能出来第一批合格的毕业生,柴东亮哪里能舍得让海军去和日本人打一场必败的战争
“登瀛洲”号是福建船政局在三十多年前建造的一艘排水量一千一百吨的木壳包铁甲的炮船,航速只有区区的十节,算的上是蜗牛爬。
这艘老掉牙的破船当然也在威海卫,这艘船曾经在辛亥的时候立下了战功,柴东亮命令它到武昌阻止冯国璋渡江,当时面对北洋军用来渡江的木筏子,很是威风了一把。但是如果用来和日本人打海战,恐怕开战伊始就要被送进海底见龙王爷。
舰长刘广太是个典型的福建汉子,海风将他的脸膛吹成了黑红色,站在这艘老旧的船上,看着周围飘扬着米字旗的英舰,看着那些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发出肆意狂笑的英国水兵,他握着船舷的栏杆久久沉默不语。
“舰长,回舱房吧,天快黑了,外面风冷”大副拿着一件大衣给他披上。
刘广太粗鲁的一把推开,咬牙切齿的道:“真他的丢人”
大副苦笑道:“谁让咱们海军是后娘养的呢,都督信不过咱们福建人呗”
刘广太对着水面啐了一口,沉默不语。自打清末以来,海军就是福建帮一手遮天,针扎不进水泼不入,从李鸿章开始就想打破这种局面,但是都无功而返,虽然这样保证了福建籍的军官的利益,但是无形中也将他们推到了执政者的对立面。
自打九江海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