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 2)

柴东亮趁着酒酣耳热,笑着用英语问道:“博士,这么多天您一直在安徽考察,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地方吗”

古德诺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他笑着道:“您这里军事和工业发展,都已经走上正轨,最令我喜欢的是城市的干净哦,您是知道的,北京城实在是太脏了”

柴东亮从侍者手里接过一杯酒,端着酒杯问道:“您对我就没有什么建议吗”

古德诺笑道:“感谢您这么多天来热情的接待,我当然会对您有所报答,不过不是现在,这种场合不适合谈那些煞风景的政治,您觉得呢”

柴东亮悻悻的道:“您说的有道理跳舞,跳舞”

高楚观急匆匆的走进会场,他穿着青布长衫千层底布鞋和这里的气氛显得很不协调。柴东亮看他的神色就知道有事情了,忙迎了上去问道:“向原先生,发生什么事情了”

高楚观看看周围,然后压低声音道:“都督,段祺瑞和袁克定去武昌了”

“哦,他们俩这个时候去武昌做什么”柴东亮的眉头锁了起来。

作者话:正文超过了五千字,以下字数不收费。

现在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2b,居然有县政府花费巨资给日本开拓团修建纪念碑,而且规定商铺必须用中日两种文字,日文占的比例不得少于百分之三十,否则罚款五千

我由衷的钦佩,这已经不是普通的2b,简直是2b中的战斗b啊

不用日文罚款五千,汪精卫的伪政府都没这么规定过,方正县政府已经将汪主席和康德皇帝未竟的事业推向了高峰

汤圆并不是逢日必反的哪种人,相反我对那些张口闭口反日,杜撰出“中国动车出轨,日本主播大笑”之类脑残言论的家伙非常讨厌。靠编造谎言来挑起民族情绪,这种人其心可诛。

对于在辛亥中真诚的帮助过中国的宫崎滔天等人,以及在二战中顶着军部的巨大压力,以学者的良知公开宣称“无论是从历史和还是地理因素,满洲都属于中国”的内藤湖南教授等日本人,我还充满了敬意。

但是日本开拓团是什么玩意那就是一群不拿枪的殖民者和退役的在乡军人,这是一个半军事化的殖民组织我非常想知道,如果有人在以色列给纳粹修个纪念碑然后规定商铺用德文,不晓得这厮的下场会是如何

我强烈建议,把方正县政府改成靖国神社,省得这些2b还得去日本才能参拜,也给老百姓省几个银子

汤圆产生了穿越感,莫非现在是一九三七年满洲国还存在看到了方正县街头密密麻麻的日文招牌,这肯定不是2011年的中国,我坚信

“我去你”这不是汤圆在说脏话,而是借用了一下香港苹果晚报和南方周刊对于动车出轨事件的标题。

这是汤圆最后一次愤怒了,从此之后闭嘴,再不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我穿越了,现在身在一九一三的安庆,这里商铺没有日文标识,更没有给侵略者竖立的纪念碑

第二百三十三章杯酒释兵权下

第二百三十三章杯酒释兵权下

柴东亮两条腿翘在红木办公桌上,手里捧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看的津津有味,刚刚泡的六安瓜片已经凉了,副官悄悄的走了进来把凉茶倒掉,又给他续上了热水。。

这本用英文书写的中国官吏教育草案是古德诺送给柴东亮的见面礼。

古德诺在详细的考察了中国很多地方之后,认为中国新型行政人才的培养,应当彻底改变旧式教育过于脱离民生实际的文人传统,在内容上要以学习与现实民生问题切实相关的行政知识为主,且应注重行政能力的培养,课堂学习之外应辅以实习和实验。他建议行政学校可实行三年期的学制,学科可分为外交科、财政科、普通行政科,学生毕业后可入行政官署任下级职位。古德诺建议在中国国内开设行政学校,聘请外人教习,培养行政人才,其效果优于派学童留洋。因为留洋学生久受西洋教化,对中国文化之优美处无所知之,且往往不顾中西国情的差异,企图照搬外国的经验和制度。

作为一个外国人却没有文化的优越感,能够顾及中国人的感情和文化差异,这一点令柴东亮对他有些肃然起敬了,不愧是世界顶尖的宪政专家比起那些言必称罗马、希腊,恨不得把自己的皮都漂白,对中国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的留洋精英,古德诺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深入而具体的,至于那些抱残守缺声称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颟顸老朽,就更不值一提了。

柴东亮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地方行政人才的匮乏。其实不仅仅是安徽、江西等地如此,其他省份也几乎是把满清的官吏全盘接受,再添加几个留洋回来的洋学生。

这些人要么是对新式政府的运行一窍不通,要么是照搬西洋政府的运行模式不知变通。而古德诺的文章,则切中时弊,简直是雪中送炭。

“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