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飞烟灭(2 / 2)

李绩说完后,张焕正准备说几句,春浩忽然在殿外禀报。

李世民沉声道:“让他进来。”

随着一阵沉闷的脚步声,魏征黑着脸,捧着一只箱子走了进来。

“魏征,你有何事啊?”李世民心情极好,丝毫没留意魏征的脸色。

魏征躬身道:“皇上,臣有很重要的事情禀报,请皇上先看看这个。”说完上前一步,将手中的箱子打开之后,放在李世民身前的案几上,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信件,拆开后只看了一眼,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不见,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张焕低声问道:“皇上,发生什么事了?”

李世民想了想,将信件递给张焕,“你自己看吧!”

“这……”张焕很快就看完,脸色也沉了下来。

“给李爱卿也看看。”

张焕答应一声,将信件递给李绩。李绩一目十行的看完,皱皱眉头将信件仍旧放回在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将信件揉在手中,沉声问道:“你们怎么看?”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不敢率先回答。

“魏征,信是你送来的,你先说!”李世民瞥了一眼魏征,直接点名。

魏征皱眉道:“臣以为,可以接受!”

李世民语气不善:“你是说,让朕接受一个死人的要挟?”

魏征硬着头皮道:“皇上,放过一个崔世裕和一百名崔氏族人,能挽救前太子的声誉,这件事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魏征带来的,除了崔伯颜一封亲笔信之外,还有历年来和前太子李承干做交易的账目,其中很多都是李承干亲手签名,或者加盖了东宫印玺。这种东西一旦泄露出去,即使有李世民回护,如今是庶人的李承干只怕也难逃其咎,一旦有人将事情闹大,李承干恐怕还会性命难保。

在崔伯颜的信中,向李世民坦诚罪过,同时还将一些隐秘的土地也交了出来。崔伯颜的条件就是,请求李世民放过其长子崔世裕和一百名崔氏族人。崔伯颜还声称,这些账目都是原件,只因他相信皇上不会言而无信。

“世绩,你说呢?”

“臣以为可以!”

“张焕?”

“臣也赞同!”

李绩和张焕都知道,李承干虽然被贬往黔州,不过时常都有书信给李世民,近两年父子关系得到很大改善。为了李承干,李世民绝对会答应崔伯颜的‘要挟’,询问自己也是为了面子罢了。

李世民冷笑一声:“好个崔伯颜!临死都还要算计!既然三位爱卿都赞同,朕会好好考虑下。”

“皇上圣明……”

李世民皱皱眉道:“对于其他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魏征率先道:“皇上,除了崔世裕等人,其他人都该问斩!否则如何震慑天下!”

“魏大人此言差矣!”张焕赶紧出言阻止,“不可否认,崔伯颜确实罪大恶极,不过其大多数族人根本就不知情,若是全部斩首难免罪及无辜!”

李绩欠身道:“臣也赞同张将军所言!可以斩首一部分震慑天下,其他人发配为奴更合适一些。”

张焕脱口道:“皇上,典合城阎大人那里,可是需要很多人手的。”

“典合城?”李世民愣了下,缓缓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李世民又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商议此事,最终决定网开一面。

六月二十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审理,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联名向李世民递交了名单。

三天后,李世民下令在渭水斩杀了一千多名世家子弟,这些人全都是平日劣迹斑斑之徒。其他的数万人全部被发配为奴,前往典合城做苦工。崔世裕带着特赦的一百子弟隐姓埋名,而且立下了家训,严禁后代子弟入朝为官。

贞观十七年七月六日,几大家族的数万人全部到达典合城,开始了悲惨的苦工生涯。那些高傲的世家女子,以前甚至不愿意和皇族通婚,此时为了生存下去,很多人甚至不得不下嫁给突厥人。在朝廷驻军的严密注意下,这些人八成都死在了典合城,所有的人都没有再踏进关内一步,辉煌千多年的世家门阀,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