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发行日(2 / 2)

长孙无忌说完后回身坐下,房玄龄起身喊道:“诸位百姓,本官再说几句。贞观宝钞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度,由朝廷和皇上亲自担保,不会随便大量发行。金本位制度的意思是这样的……”

听完房玄龄的解释之后,民众总算彻底放下心来。

“大人,贞观宝钞到底在哪里兑换?”

“笨蛋!当然是在大唐帝国银行兑换了!房大人,大唐帝国银行在哪里啊?”

“是啊,这种宝钞听上去很不错,俺想第一个兑换来玩玩。”

“诸位安静!安静!”房玄龄双手下压,等到喧哗声小了一点,这才高声道:“大唐帝国银行总行就开设在城西延寿坊。另外,大唐帝国银行还在益州、兰州、洛阳、扬州、柳州等十几个大城都开设了分理行。刚才唐大人说过了,大唐帝国银行接受存款。本官就再解释一遍,只需要将钱存在帝国银行,帝国银行会给你开出凭证,拿着这张凭证就可以在任何一家分理行兑换宝钞。比如某人要去柳州做买卖,担心路远携带大量钱币不安全,就可以在长安帝国银行办理存款,然后拿着凭证,就可以在柳州分理行取出存款。而且帝国银行不但不收取费用,还会根据你们存入时间的多少,给你们适当的利息。皇上说了,兑换贞观宝钞就是对朝廷尽忠,对皇上尽忠!诸位,自现在起,大家就可以前去帝国银行兑换贞观宝钞了!”

听完房玄龄的长篇大论,大伙儿一窝蜂涌向延寿坊,试图第一个兑换到贞观宝钞。

而此时在洛阳、扬州、兰州等地,同样的场景也正在上演。为了操作这件事,李世民使用了大唐所有的驿站,以及各个官府的邸报宣传,调集了数百官员参与其中,跟随办事更是不下万人。

为了开设大唐帝国银行,由户部出面将仁寿坊暗中全部买了下来,建造了一座五层楼阁作为帝国银行的总部。整个总部占地不下十亩,整体使用了黑色装饰,看上去十分庄严肃穆,大门口的‘大唐帝国银行’六个大字,正是出自李世民之手。

附近的百姓并不知道因为今日是首开兑换的日子,尉迟敬德足足调集了五百名执金吾将士前来护卫。此时在五楼,张焕陪着李世民和李治正在喝茶,听见喧哗声,张焕推开窗户一看只见百姓蜂拥而来。

“皇上,殿下,来了!”

“这么多人?看来今天的兑换会很顺利!”见到人头攒动,李世民颇为喜悦。

张焕却摇了摇头,对于今天的兑换不抱多大希望,毕竟没有利益驱使,那些豪族巨富都会先观望一阵才对。

不出张焕所料,来的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要兑换几两宝钞玩玩,反正半年之内还可以换回金银不是?真正掌握巨量财富的世家豪富们,也仅仅是派出一些人去兑换一些玩玩,并没有人大量兑换。

黄昏时分兑换结束之后,户部的官员迅速整理了账目,呈送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完数目皱眉道:“怎么才兑换了五十万贯!”

张焕欠身道:“皇上,这是很正常的,看不到利益,那些人是不会出手的!等到过几天计划实施,那些人肯定会起而跟风的!”

“看来是朕着急了一些!”

“父皇放心,既然叔珩说没问题,那就绝对没问题!”李治虽然不懂这些,不过对于张焕却是信心十足。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淡然道:“但愿如此吧!叔珩,这几天你就不要上朝了,全力操办这件事吧。朕先回宫去了,有什么消息及时通报。”

“遵旨,恭送皇上!”

李世民离去之后,张焕将那份账册取在手中随意翻看,李治看着他欲言又止。

张焕扔下账册时,恰好见到李治张嘴欲言的模样,笑着问道:“太子殿下有话要说?”

李治沉着脸道:“叔珩兄,我说过很多次了,没人的时候兄弟相称即可!你何必这么见外?”

“嘿嘿,是我的错!”张焕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老九,你有什么话要说?”

李治语气十分不快:“你对父皇说过将来不想做官,难道就不想帮我这个兄弟一把?”

“那倒不是!”张焕赶紧摇摇头,“我辞官的时候,肯定已经四海臣服,大唐的隐患也已经全部消除!想必你也知道,我曾经向皇上献了一份计划?”

“不错,父皇给我看过。”

“那份计划里,西域已经平定,还有辽东、吐蕃和倭国是必须平定的!至于大唐最大的隐患,莫过于世家门阀!这次发行贞观宝钞,其实就是向世家门阀动第一刀!”

“哦?这个所谓的经济计划我只知道一星半点,叔珩兄,请你详细说说。”听了张焕的话,李治一下子来了兴趣。

“整个计划是这样的……”

张焕对李治讲解计划的同时,世家豪族们也在认真研究这件事情,试图找出朝廷的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