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道:“朕听英国公说,你对于吐蕃的和亲请求,有些看法很独特,给朕说说看。”
“这个……”张焕瞧瞧看了一眼李绩,见他笑容满面,知道没什么大碍,这才道:“微臣以为,和亲,乃是弱国为了侍奉强国,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我大唐国富民强,乃万世之太平盛世,岂可行和亲之举?历朝历代,凡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有哪一个肯和亲?诸如秦皇汉武,无不如是!皇上之丰功伟绩,已远远超乎前人,更不可轻易答应吐蕃的和亲请求!”
奉承话人人爱听,张焕说自己超过了秦皇汉武,李世民自然心情愉悦,撚须微笑不语。
房玄龄道:“前者刚刚将弘化公主下嫁河源郡王,禄东赞恐怕会抓住这个做文章。”
张焕摇摇头:“弘化公主的下嫁,那是皇上的恩赐!岂可与和亲相提并论!敢问皇上,松赞干布此人如何?禄东赞又如何?”
“这俩人短短几年就统一了吐蕃,都是雄才大略之人!”
张焕叹口气:“难道皇上以为,如此雄才大略之人,会为了一个女人屡次三番前来求亲,甚至不惜动兵威胁?”
李世民脱口而出:“当然不会!”
“这就是了!”张焕站起身来,语气激昂:“吐蕃求亲,所图者,乃是我大唐的先进技术,以及书籍和能工巧匠。微臣敢用脑袋担保,若是答应和亲,再将这些东西陪嫁过去,数十年后,吐蕃崛起之后,势必要和我大唐决一死战!”
闻听此言,李世民等人十分吃惊,看样子都不相信。
房玄龄道:“你是不是多虑了?吐蕃最近颇为恭敬,再者说了,弹丸之地岂能和我大唐相提并论?”
“房大人,非是下官危言耸听,历来中原强盛时,外族无不俯首陈臣;而一旦中原羸弱,外族无不前来骚扰。从本质上来说,吐蕃和匈奴突厥没什么区别,打不过就偃旗息鼓,想法从我大唐获得好处,强大自己之后再来报仇!吐蕃人自负勇悍,可谓是有仇必报!然而此前松赞干布兵出剑南道,大败之后反而全力求亲,难道吐蕃人一下子转了性子了?”
张焕长篇大论,李世民思虑之后,脸色也凝重起来。
长孙无忌道:“依你之见,不可对吐蕃和亲?”
“正是!绝对不可和亲!”张焕语气铿锵掷地有声,“和亲,无异于出卖我大唐的利益!皇上千万不可为了‘天可汗’这个虚名,让吐蕃人得逞!”
李世民闻听微微有些脸红,当初诺曷钵前来求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陪嫁了诸多物品。依照张焕的说法,自己岂不已经出卖了大唐的利益?然而细想张焕的话,又很有些道理。
“好了,你先退下吧,明日一早协助房遗直办好朝会大典。”李世民生怕张焕说出更加激烈的话,赶紧摆摆手让他退下。
张焕退出殿外之后,李世民道:“和亲的事朕再考虑下。继续刚才的议题,辅机,你接着说。”
“遵旨。皇上请看,这就是那封信。”长孙无忌取出一封信,递给了李世民,赫然正是媚娘所书的那封。
“这封信没头没尾的,可靠吗?”李世民看完后将信递给房玄龄,低声询问长孙无忌。
“应该是可靠的!长安谍报司证实了当夜汉王、陈国公等人确实去了东宫。除此之外,太子卫率的军营最近也有些异动。”
“嘿嘿,汉王元昌!”李世民冷笑一声,“朕一直在奇怪,为何他会忽然生病请求回京,原来是心病!既然他们这么喜欢长安,几天后朕就把长安让给他们吧!世绩,左武卫眼下情况如何?”
李绩道:“回皇上,一切正常。”
“朕记得张焕曾经向卫公推荐过一个人,眼下是在左武卫吧?”
“正是,苏定方以前就在卫公麾下效力过一阵子。达坂山口之战后,张焕就将他推荐给了卫公。卫公十分满意,认为此人足以独领一军,还亲自教导。后来臣就将他调到了左武卫,简拔为下府果毅都尉。”
“既然是卫公和你认可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你将兵权交给苏定方,跟随朕一起去九成宫吧。”
李绩一愣,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笑着点头答应。
长孙无忌笑道:“英国公跟随皇上去九成宫,肯定可以麻痹那些人,让他们以为皇上毫无准备。”
李世民淡淡道:“只要朕还在世,没人可以翻得了天!辅机,朕离京之时,你要将皇宫里的内应全部抓起来!没问题吧?”
“皇上放心,绝对没问题!”
“好!那就都下去安排吧,明日朝贡大典之后,就起程前往九成宫。”
“臣等告退……”
长孙无忌三人离去后,李世民叫来赵胡缨,对他吩咐了几句话。赵胡缨连连点头,听完后低声询问几句,迅速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