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终南寻亲(1 / 2)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誉。终南山地形险要,道路十分崎岖。而且山谷很多,绵延数百里。传说老子当年曾在这里开坛讲经,因此自诩为老子后人的李唐皇室,更是将终南山视为圣地。

张焕站在山脚下,见这山脉千峰叠障,不少常青树郁郁葱葱,忍不住赞叹起来。苗影久居江南,更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山,更是惊奇不已。

前天从李靖家回来后,昨天又分别去见了曹岩和赵良等人。曹岩家在京城的院子不算大,还是当年曹宪置下的产业,不过一直有人照料,曹岩没费多大劲就住了进去。

赵良和李翰当时婉言谢绝了张焕的邀请,自己去住了客栈。张焕知道赵良家境贫寒,因此特意带了不少礼物过去。拜访完之后,又在妙玉带领下,和苗影张焰一起逛了一遍长安城。

今日一早,苗影就催促着他前往终南山,寻找自己的外公。苗影也只是听母亲说过,外公的祖籍并不在终南山,而是后来醉心于修道,才到终南山一家道观定居的。

终南山上道观很多,不过因为正是寒冷的时候,进香的香客并不多。好容易见到几户民居,张焕走了过去,才打听到那家道观竟然在半山腰附近。

俩人让马车在山脚下等候,缓缓向山上走去。上了一座山头,就发现山顶上还有厚厚的积雪。道路也逐渐湿滑起来,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那家‘微明道观’。虽然是寒冬,天井里仍旧有不少人。进去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来瞧病的。

张焕低声道:“影儿,你外公名讳你可知道?先问清楚,免得弄错了。”

苗影摇头道:“我娘没和我说过外公的名讳,相公你等等我去问问。”说完走了过去,拉住一个小道童低声询问起来。张焕那小道童不停地点头,紧接着苗影一脸微笑,就知道没找错人。

那道童和苗影说了会话,从苗影手中接过一个小布包,转身就走了进去。不一会又出来,向苗影招招手,苗影挽着张焕跟着他走进。

进去后只闻得药香扑鼻,一个花白头发的道人正伏案书写什么。这道人慈眉善目,虽然须眉皆白却精神矍铄。见到他们进来,放下手中的笔招了招手。苗影见这道人眉目间依稀和母亲有几分相似,忍不住流下泪来走了过去。

道人拉住她手微笑道:“好孩子,别哭。玉娘还好吗?”玉娘正是苗影母亲的名讳。苗影听他提起母亲的名字,再无怀疑,大哭着扑到道人怀中。

道人似乎觉察到什么,脸上露出悲切,低声道:“好孩子,玉娘怎么了?”

苗影抽泣道:“我爹娘都去世了!”

道人眼中也流下泪来,轻抚着苗影的长发,温言安慰起来。等到苗影情绪平复了,这才柔声询问。苗影抽泣着,将事情原委大略说了一遍。

道人听完后,叹气道:“当年你娘执意要跟着你爹,我也没办法阻拦。当时心里就觉得不踏实,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苗影低声道:“外公,我爹对我娘很好的,连重话都舍不得说。”

道人微微显出一丝欣慰道:“既是如此也罢了,总算也过了十几年好日子。”又看了一眼张焕,接着问道:“他就是你夫君?”

苗影点点头,张焕整整衣襟,上前就要大礼参拜。

道人单手扶住他道:“不必多礼。”虽然只是一只手扶着,张焕竟然拜不下去。

张焕起身道:“小子张焕,见过外公。”

道人微微一笑:“罢了,坐下说话吧。”拉着苗影坐在身边,张焕也找了地方自己坐下。

道人仔细打量了一番俩人,见苗影清丽脱俗,张焕举止温文尔雅,心里很是满意。

这时小道童送了茶水进来,喝过茶之后,道人微笑着对苗影道:“在你周岁那年,你爹娘曾经带着你来看过我。没想到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你也长成大姑娘了。”

苗影初见亲人,心情很是激动,低声道:“以后我会经常陪着外公的。”

道人撚须道:“那倒不必了,老道时常外出救治病患,有时候你来也不一定见得到我。”

苗影嘟嘟嘴道:“那怎么办?”

道人笑道:“我外出去哪里,道童们都知道。这附近的百姓也都认识我,若是找不到我,你只需要提我的名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