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声尚未远去,西境的硝烟还未散尽,我已回到玄启城内。寒霜国的前锋虽被击退,但这场战役也暴露出后勤调度与兵员补给上的短板。要真正稳固防线,仅靠铁血和战车远远不够。
“主公,前线将士士气高昂,但民间情绪尚不稳定。”徐逸站在议事厅中央,手中握着一卷民情简报,“边关百姓对战争仍存恐惧,若不能让他们看到希望,恐怕难以持久支持。”
我沉吟片刻,望向窗外。街道上行人寥寥,商铺紧闭,街角孩童在尘土中玩耍,脸上却难掩惶恐。
“是时候让玄启人记住,我们不仅是战士,更是守护者。”我缓缓开口。
一场新的战役,即将在玄启城内打响——不是用刀剑,而是用文化。
召集令迅速下达,徐逸、陈虎、以及几位负责民生事务的官员齐聚一堂。
“我们要办一场盛大的文化节。”我开门见山,“不仅是为了提振民心,更是为了凝聚人心。”
话音刚落,便有官员皱眉道:“主公,眼下正值战时,财政吃紧,是否……”
“我明白你的顾虑。”我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但我们不能只活在战鼓声中,也要让百姓知道,玄启不只是战场,更是家园。”
我调出史鉴通灵系统的战术洞察功能,输入关键词“凝聚力”、“文化传播”、“古代节庆”。
屏幕上浮现出一组数据:汉代太初年间的“上元灯会”,唐开元年间的“清明诗会”,皆为增强民众归属感而设。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案例。”我指着屏幕,“以节庆形式推动文化活动,既不耗费过多资源,又能调动全民参与。”
徐逸点头:“若能结合本地风俗,再辅以奖赏机制,定能激发百姓热情。”
会议最终决定,在玄启举办为期七日的文化庆典,内容涵盖武艺比拼、诗词朗诵、民间技艺展示等项目。同时设立“玄启荣耀榜”,表彰优秀艺人、工匠与文士。
资金问题摆在眼前,我亲自召见领地内的富商,承诺给予商业特权与荣誉头衔,换取他们的赞助。
“你们投资的不是一场活动,而是玄启的未来。”我对他们说道,“当百姓心中有归属,市场才有稳定;当文化兴盛,商业才能繁荣。”
部分商人起初犹豫,但在看到朝廷提供的保障政策后,终于答应出资。
第一笔银两到账那天,我亲自主持了启动仪式。
“从今日起,玄启不再只是军营,而是文明的火种。”我在广场上高声宣布,“愿每一位玄启人,都能在这场庆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玄启开始沸腾。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木匠们忙着搭建临时舞台,说书人在茶馆门口宣讲节日安排,孩童们拿着新印制的宣传单四处奔跑。
陈虎带领士兵挨家挨户发放传单,并亲自示范舞狮技巧,引得无数孩童围观欢呼。
“以前总觉得打仗才是大事,现在才知道,文化也能让人热血沸腾。”他在训练间隙对我说。
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真正的强盛,不止于战场。”
活动当天,城南广场人潮涌动,旌旗飘扬。我身披轻甲,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