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走婚习俗(1 / 1)

走婚时摩梭人常以苏里玛酒为饮品。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性的兄弟抚养,男方不需负担。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这种走婚的习俗应该是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

很多年前从电视上看到这种走婚,就觉得很奇怪,很多游客,尤其是男游客都以为半夜去敲门就会有女人开门,实际上陌生男子是很少有女人会开门的。他们也是要通过一些活动比如对歌什么的,彼此有一些感觉基础的。

有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种婚姻习俗。一个女人一生中可以有很多个「阿注」。

而一个男人一生也可以有很多个「阿夏」。当地人根本就不知道「贞操」为何物。

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贞操」,贞洁,这类的词。他们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种在外面世界很在乎的这种东西。

走的地方多了,见识的多了,感觉自己原来的视野太小了。

原来只知道,自己的家乡好,山美水美人也美。一直觉得家乡的风景是这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可是走过了云贵高原,走过了名山大川,才知道,这世上每一处山水都是有其独特的美。

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家乡只是这世界上一处极小极小的风景,这世界更广阔的风景还等着我们去领略。

在哪里生活,哪里就是家乡。在哪里停下,哪里就是归宿。

所谓的故土,只是因为人都喜欢怀旧,都喜欢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和环境。而不愿去接受和探索新的东西。

人们熟悉了一种生活,就不愿意去过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因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可当人们一旦去尝试,去体验,就会发现,另外一种生活是何其美妙。是在你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根本无法体会和感受到的。就比如走婚。

我常常在想,如果说我们汉族的男人或女人,体验过走婚的习俗之后,他是否也会爱上这种生活方式呢?

摩梭人出生后由整个母系家庭的长辈共同抚养,对生母和姨母只有称谓上的不同,而没有亲疏之别,也常常统称为「阿咪」。

对家中不同「阿咪」所生的女男,也视为亲兄弟姐妹,而不像汉人那样称为表兄弟姐妹。

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孩子摆满月酒时,母亲需要邀请父亲出席并确认亲子关系。

在过年、重大节日时,女男必须去父亲家中拜见父亲,父亲亦会送礼物给女男。

女男有重大仪式如成年礼等,父亲亦必须在场。但父亲并不负责管教和供养女男,他们只需要管教和供养姐妹的女男,与甥女甥男的关系比亲女男亲密。所以摩梭人是「知父不亲父」。

随着摩梭人与外界的接触,一部分摩梭人已经脱离母系氏族制度。

另外,有一些与其他民族相恋的摩梭人亦会按照主流社会的习惯结婚,女性若嫁给其他民族的男性为妻,亦会把家婆视为「阿咪」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