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中老师还做了一个现场案例。全程听完这个案例,我再也恨不起来了。
案主A被朋友B借去50万,后来这个朋友B就消失了,钱也没还,人也找不到。
很多年来案主A都非常的痛苦,憎恨B的欺骗。这些年他过的并不快乐,心情不好,回家就和老婆孩子发脾气。
老师问案主A:“你的这个朋友死了吗?”
案主A说:“我不知道。应该是还活着。”
老师说:“活着就说明他还是负责任的。他还是有可能还这笔钱的,只是他现在可能遇到了困难,还不上。
如果他死了,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当你想到你的朋友骗了你这么多钱,还跑了,你的感受是什么?”
案主A回答说:“我感觉很痛苦,恨不能把他找出来揍他一顿。”
老师说:“当你想到你朋友骗你这么多钱,还跑了,你感到很痛苦,那么你痛苦的根源是因为他骗你钱这件事,还是因为你的想法?”
案主A说:“当然是这件事,没有这件事我怎么可能会痛苦?”
老师说:“那么同样是这件事,有没有人会不痛苦?就是说有没有人遇到和你相同的事情,他不痛苦?”
案主A说:“没有人会不痛苦。除非他是傻子。”
老师说:“我们设想一下,有一个女士,她一下子从500年前空越到今天,她对今天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然后你带她到海滨浴场去。
她从来没去过。结果到海滨浴场,她一看,男男女女都穿那么一点点。先设想一下,一个500年前的女同志,看了会是怎样的想法?”
案主A说:“她肯定会接受不了,会觉得有伤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