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世界杯(1)
中场休息的时间终于到了。
对于从上半场后半段开始,就一直站在场边眉头紧锁的李宁来说,这中场休息的15分钟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也是对一个主教练提出考验的15分钟。
事实上,在世界杯开赛之前,欧洲媒体就已经对这支异军突起的中国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从球队的球员构成,位置分布,战术体系等等,逐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球队的优缺点,战术特点。
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得出了两个潜在的弱点。
第一,中国队的战术打法过于单一,球队采用4312的阵型一成不变。虽然到目前为止,因为球队的成绩太出色了,也看不出有什么必要进行改变,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的强队,当球队的中路突击无法奏效的时候,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备选方案。
第二个弱点似乎有点无厘头,那就是主教练李宁。
分析认为,虽然李宁目前的带队成绩好的一塌糊涂,但是,他们毕竟还没有和世界上真正的一流国家队高手过招过,一旦遇到这样的球队,自己的打法被克制,需要临场做出重要调整的时候,不知道这位少帅有没有胆量,有没有眼光,做出这样的颠覆性调整。
要知道,这样的变化,如果成功,自己就可能名垂青史,可一旦失败,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也是一个足球教练员必须面对的压力。
其实,这些欧洲媒体的分析真的是非常到位,只是没想到,中国队在世界杯上面对的挑战来的这么快,在小组赛当中就已经出现,而且对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一流强队,只是瑞士队而已。
不过,他们对于李宁的了解还是有点太浅了。
如果求稳,李宁完全可以不对阵容做出任何变动。因为只要下半场球队的两个边后卫不助攻那么狠,不给对方留下太多空间,以瑞士队的进攻能力,根本就不足以在阵地战中威胁到中国队的球门。
那样的话,比赛最多就是一个平局收场。
而中国队首战已经拿到3个净胜球,大家拼净胜球的话,很可能中国队还是小组第一出线。
但是,李宁显然对这样的保守踢法不能接受。
对于目前的困境,他不仅没有觉得紧张,反而暗自庆幸,庆幸困难来的这么早,正好给了自己调整和演练的机会。
他觉得,瑞士队在小组赛里就给自己出了难题,这真的是个大好事。
所以,下半场一开始,他就连换了两个人。
他撤下了一个中场蒋佳杰,换上了一个右边锋苏建新,撤下了一个中锋范建辉,换上来了另外一个前锋赵剑超。
同时,把阵型从4312变成了4231。
苏建新转移的是荷兰“小飞侠”罗本的能力,而赵剑超则是克圣克鲁伊夫的翻版。
从上半场的比赛当中,李宁已经看的非常清楚,瑞士队是利用中国队以中路渗透为主、边路进攻主要靠边后卫套上助攻的战术特点,主要打自己两个边后卫身后的空档。
他们看准了,自己和中国队拼中场,无论如何也是拼不过了。
所以,索性绕开中场,直接长传打过顶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两个边后卫助攻之后留下的身后空档。
由于瑞士队的队员身体强壮,速度还很快,冲击力强,所以,中国队想要防住他们的进攻还真是要费一番功夫。
应该说,李宁中场休息时做出的调整,就是根据瑞士队的打法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调整。
既然你不走地面,那我就没有必要留三个后腰了。
既然你频频利用我的边后卫助攻,打我边后卫的身后,那么好,我就改变一下阵型,增加两个边锋,用边锋来打边路进攻,一方面压制你的边路,一方面解放我的边后卫,不需要边后卫再前压的那么厉害。
他换上的苏建新,模仿的是罗本,他可能是过去20年里最好的右边锋了。
不仅突破速度快,能够下底传中,而且,他的内切射门的功夫堪称一绝,巅峰时期,甚至留下了一个所谓的罗本区域。
至于赵剑超,一身克鲁伊夫的本领。
他既能够内插到中路去射门,同时也能够拉边,当做一个边锋来使用,可以说是能中能边。
也正是看到了他的这个能力,所以李宁并没有派出一个纯正的左边锋,而是直接派他上场。
中国队组队以来,这并不是李宁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当中变阵。但却是他第一次在球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有意识的变阵,并且改变打法。
在之前的比赛里,他的4312的基本阵型,已经足够把对手冲的七零八落,没有必要用变阵的方法改变战局。
之所以去改变阵型,完全是出于演练阵容、调整不同阵型的角度。
而今天的瑞士队,却是他因为原来的阵型不奏效,不得已之下的第一次调整。
而他的调整,立刻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
或许是因为瑞士队的主教练和队员们都没有想到李宁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居然敢于在一个平局的状态下,中场休息就连换两人,并且彻底改变之前的战术体系。
所以,下半场一上来,他们的防线立刻被冲的乱七八糟,完全陷入被动。
在上半场的比赛里,中国队主打中路渗透,边路进攻以两个边后卫的助攻为主,这就需要他们长途奔袭很远的距离。而且身后的空挡会被频繁利用。
而下半场,他们有了两个边锋,频频从中场开始,频繁压迫瑞士队的两个边路,这一下子让瑞士队的防线变得非常不适应。
中国队的两个边锋实在是太犀利了。而且,他们还都有边中结合的能力。
右边锋速度奇快无比,带球突破的时候是以小碎步趟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