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亚洲杯(3)
下半场比赛开始的哨音吹响了。
看到中国队并没有对阵容进行任何调整,部分心急的球迷真的已经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嗨我说哥们儿,这些大牌儿上半场踢的可是够水的,一点儿也没有显出他们在欧洲横扫的气势和水平呀。”
“可不是吗?我他妈从黑龙江大老远的飞过来,可不是来看一场零比零的呀。”
“就是呀,我是广东飞过来的,也不近呀!”
“我总觉的这帮孙子都是单兵作战,好像都想显摆显摆自己的能力,谁也不服谁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一支球队。”
“是呀,我还以为会看到一场大胜呢,没想到还是一场跟便秘一样的比赛。”
“哎,我还以为下半场会换几个人呢,没想到还是这帮孙子,不知道最后会踢成什么样子呢。”
。。。。。。
看台上的中国球迷议论纷纷,好像已经提前对这支名声在外的国家队失去信心了一样。
而在场上,站在对面的阿联酋队也有差不多的感受。
说实话,这些球员在开赛之前心里是很发怵的。
也是,对面的队伍里,有三个欧冠冠军成员和三个欧冠亚军成员,同时,还有好几个在其他欧洲豪门踢球的球员。
这样的豪华阵容,哪里是他们曾经对垒过的呢?
所以,赛前的安排时,他们已经其实是制定了一个小输当赢的策略的。
可是没想到,比赛真的一踢起来,对手们完全就是一群散兵游勇的感觉。
虽然在一对一的对抗中,他们的个人能力的确比自己强的很多,可是,他们之间却严重缺少默契配合,似乎每一个人都想靠着自己的力量击败对手,大家相互之间总是想不到一起去,踩不到一个点上。
个人的能力再强,想要靠一个人击败对方整支球队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上半场,对方那些大腕儿们并没有创造出来什么好的得分机会,更不要说进球了。
所以,下半场一上来,阿联酋其实是有不小的信心的。
可是没想到,下半场的比赛却风云突变!
中国队和上半场的表现完全是判若两队!
上半场,他们好像有意炫耀自己的技术,所以每一个接球之后,都要先带一带,控一控,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自己的身价。
所以,皮球的运转太慢,处理球的方法也不合理。
而到了下半场,他们好像突然开窍了,或者说,好像突然恢复了他们应有的水准。
皮球到了他们脚下之后,大家不再像之前那样,先炫技一番,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而是每一个人都按照最合理的方法去处理球,能一脚出球的,绝不两脚完成动作。
作为组织后腰,慕容拓哉在后腰位置拥有分配球权的权力,而魏东来在前腰位置,则按照两个前锋的跑位以及自己的接球位置、对方的防线布局,合理决定到底是该传还是该突。
两个边后卫,根据教练员赛前的部署,时而助攻到中场,时而套边到边锋位置,极大的丰富了全队进攻的套路。
其实,这些表现只是他们的常规操作,只是上半场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他们太想赶紧把对手解决掉,一旦发现和队友的配合想不到一起去,就干脆选择单兵作战。
等到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比赛就踢的一点不合理了。
该传的不传,该跑的不跑。
而现在,经过中场休息时李宁的解压和分析,大家好像突然卸下了身上的包袱,表现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
这个时候,阿联酋的队员突然发现,下半场45分钟的时间,简直比一辈子还要长!
中国队的两个边后卫前压到中场,把原来4312的三中场,变成了5个中场的配置,完全覆盖了整个中场的宽度。
这是对自己能力有底气的表现,也是对自己队友充分信任的表现。
这两个人一个是AC米兰的功勋后卫马尔蒂尼的化身,一个是拜仁慕尼黑的功勋队长拉姆的化身,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和中后卫配合的能力,或者收缩中场协助后腰的能力,全世界范围内有几个能够和他们相比?
况且,他们来到中场之后,对阿联酋形成了全面的高位逼抢态势,对方哪儿还有机会通过半场呢?
中国队采用的是双前锋的战术,边路原本就有很大的空挡。
此时,两个边后卫来到中场,冲刺的距离缩短了一半,正好让他们可以反复的沿着边路直线冲击。
他们的身后有三个大师级的后腰在给他们进行保护,他们怕什么?
这样的边路频繁冲击,让阿联酋的后卫线完全吃不消,单靠边后卫根本就招架不住。
所以,他们的后腰队员只能频繁拉边,去协助边后卫进行防守。
可是,中路的那几个中国球员,他们就能招架的住了吗?
其实上半场魏东来就有几次很犀利的个人突破,只是由于身前的两个中锋在跑位上太不默契,不仅没有为他扯出空间,反而还经常把对方的防守队员给拉过来,堵住魏东来突然的线路。
下半场,两个中锋各司其职,完全按照合理性第一的原则,根据场上的形势进行合理跑位,而完全不考虑到底谁会成为最终的攻击点。
这就完全让阿联酋的后防线顾此失彼。
况且,在中国队的后腰位置上,“杰拉德”、“雷东多”、“里杰卡尔德”,哪一个人一旦看准机会后排插上,不是足够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的?
所以,下半场开始的哨音刚刚吹响,他们的队员就觉得,中国队的进攻如潮水一般向他们涌了过来,而且一浪高过一浪,随时都有可能将他们淹没。
他们的11个队员全部收缩在自己的半场,想要通过密集防守挡住中国队的进攻。
可是,在这帮大师们的面前,他们所谓的密集防守,空挡依然像太平洋那么大!
无论是利用速度突破,还是利用技术突破,或者利用传切配合,中国队的队员简直就是予取予夺,随心所欲,一次次撕扯着阿联酋的防线。
最要命的是,中国队的高位逼抢实在是太厉害了!
李宁在组队的时候,就已经首先确定了4312这样的基础阵型,也是按照这个阵型的实用性来选择的队员。
所以,除了前场的三个攻击手之外,其他的中场球员都是B2B类型的,能攻善守,拦截能力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