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防守一直都是他们足球哲学里的精髓,就像人们开玩笑的时候所说的,意大利的球员,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如何在足球场上防守了。
一代又一代的意大利防守大师,让意大利国家队和意大利的俱乐部队都能够在防守当中作出最好的表现。就像头一天刚刚进行的米兰德比,两支球队开赛之后,虽然都想力压对手取得胜利,但是却始终把防守重心摆的很稳,都是先力保大门不失,然后才伺机进球。
可是今天的德国国家德比就完全不一样了。
德国足球是欧洲传统的力量型足球的典型代表,速度和力量是德国足球的传统法宝,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队,都从来没有丢掉过。
今天的国家德比同样如此。
双方球员在比赛开始之后,立刻就把比赛的节奏就带的非常快,没有任何想要稳一稳,或者是控制一下的意思。
双方就像两个重量级的拳击手,一上来就是一通重拳乱锤,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把对手击倒。
从全队的整体阵容上看,拜仁慕尼黑无疑还是占据上风的一个。
张啸天这个古典前腰的存在,让拜仁慕尼黑可以坚持自己4231的打法。
格雷茨卡和基米希担任双后腰,范建辉担任单箭头,萨内和格纳布里担任两个边翼卫,张啸天踢前腰。
拜仁慕尼黑的两个边翼卫,在进攻的时候会突的非常靠前,完全就是两个边锋的踢法,而张啸天的个人突破的能力,无论是突破分球还是直接寻求个人射门,都给多特蒙德的后防线带来非常大的威胁。
不过,多特蒙德在自己的主场,一向是谁也不怵的,特别是拜仁慕尼黑这个老对手。
他们同样是用4231的阵型来应对。
继承了哈维阿隆索能力的梅剑侠,在后腰的位置上举重若轻,进退自如,老练的控制着全队的攻防节奏,比利时老将维特塞尔给他提供了保护。
中国球员范建辉担任中锋,不过,这个转移了克鲁伊夫能力的球员,并不总是顶在中锋的位置上,他非常喜欢,也非常擅长拉边组织,成为前场的一个组织球员,然后把空出来的位置给老队长罗伊斯,或者是小阿扎尔和桑乔。
这样一来,多特蒙德在前场的进攻套路就显得非常灵活多变,而且,他们经常用这种中锋拉边,由后排插上的球员进行实质性进攻的套路,也让球队增加了直上直下的垂直进攻的次数,冲击力就显得更强了。
而这也正是德国足球速度和力量型踢法的完美体现。
就这样,多特蒙德用自己的青春风暴,对抗着拜仁慕尼黑的老练沉稳。双方你来我往,比赛踢的激烈而胶着。场上的激烈碰撞和犯规场面此起彼伏。
先是拜仁慕尼黑的王储基米希在防守范建辉的时候铲球犯规,吃到一张黄牌。
五分钟之后,多特蒙德的后腰维特塞尔在防守张啸天带球突破的时候,同样因为一次战术犯规,吃到了本队的第一张黄牌。
而这个时候,比赛刚刚开始了不到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的比赛,双方已经各有一名后腰吃到黄牌,比赛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相比之下,如今的基米希已经不像之前那样,需要程度过多的进攻组织的作用。
以前,基米希和格雷茨卡都是攻守兼备的球员,都有B2B的属性。
不过,自从张啸天这个中国前腰加盟之后,球队组织进攻的重任已经越来越多的由张啸天来程度了,基米希只是负责策应和过渡一下就可以了,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防守上。
所以,和以前相比,他早早吃到黄牌,对自己后面的发挥影响并不像从前那么巨大。
而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维特塞尔的身上。
梅剑侠来到多特蒙德之后,球队攻防组织的重任几乎已经完全交到了他的手上,每场比赛,他触球的次数几乎都在一百次以上,完全是一个组织型后腰的数据。
而维特塞尔只需要给他做一些保护的工作,更多的是策应他的传球线路,同时增加自己后排插上的助攻力度。
所以,这两个主力后腰早早吃到黄牌,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后面的发挥,以及比赛的精彩程度。
上半场第二十七分钟,主场作战的大黄蜂多特蒙德首先迎来了进球。
当时,中国球员赵建超从中路拉到右路,这是之前他为数不多的操作。
由于他是个右脚球员,所以,上半场前半段,他拉边的时候更多的是来到自己的左路,这样一来,就经常会和自己的中国老乡温晓军对位。
温晓军转移的是拜仁慕尼黑功勋队长拉姆的能力。这个小个子球员身体看起来并不是很强壮,但是他技术细腻,奔跑能力超强,上上下下的能力非常强。
而且,他的球商极高,对场上的局势预判能力非常强。
什么时候该抱着边路,什么时候该往中路挤压,几乎从不犯错,已经成为了球队右路通道的重要一环。
而赵建超频繁的往他这边拉边扯动,就无形中压制了他这一侧的插上助攻,这样一来,拜仁慕尼黑平时打的非常顺风顺水的右路进攻就受到了压制。
不过,由于这两个人是同门师兄弟,在国内的时候就经常在训练中是互相攻防的状态,所以,相互之间是知根知底的。
赵建超虽然压制住了温小军的边路进攻,可是温小军同样把他拉边之后的个人突破给防的非常严密。两个人基本上属于兑子的状态。
而对于本赛季对赵建超依赖很强的多特蒙德来说,这是不划算的。
所以,这一次赵建超作出了改变,开始往自己的右路拉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