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在球队的防守当中承担的责任实在是太重要了,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他现在的传控水平也是一个欧洲一流水准,无论是谁,都不会放着这样的一张好牌不用。
但问题是,他现在已经有一张黄牌了,而且,对方那个小个子的中国球员实在太贼,带球突破的能力也实在太强,现在他就是对着坎特的位置打,好像下决心要把坎特红牌罚下,这对于主要负责防守的坎特来说,实在有点危险。
所以,兰帕德一度有一种想法,想用科瓦契奇把坎特换下来。
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先等一等。
因为两个人相比较来说,坎特的防守能力明显更强,在中场的绞杀能力和纠缠能力都比科瓦契奇强,而科瓦契奇的控球和突破能力要更优,同时,他的组织能力和传球能力也少占上风。
总体来说,科瓦契奇是一个更加偏向进攻的中场球员。
如果把他再换上场,那么切尔西的中场防守力度就会更加薄弱,这种搏命的打法,只能在球队最后放手一搏的时候再用。
所以,就像内斯塔猜测的那样,下半场一开始,兰帕德并没有进行人员调整,只是要求哈维茨在前插的时候必须保持和亚伯拉罕之间的相互配合,要保证球队在中路有一定的防守力度。
同时,要求两个边锋维尔纳和普利希奇在进攻的时候,不要再像上半场那样,死守着两个边路,要根据场上的具体形势,增加往内线挤压的战术,把边路让出来,给两个边后卫套上助攻。
这样一来,球队的进攻才能打出层次,才显得更加立体。
当然,这样的安排虽然看起来进攻套路更加丰富,可是球队的后防线也更加空虚,一旦配合不默契,更容易被对手打出反击。
兰帕德当然知道这一点,不过,因为现在已经两球落后,他实在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下半场一开始,切尔西的球员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拼抢的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加凶狠了。
不过,和上半场丢球之后的那种凶猛不一样,这一次,他们的思想统一了,在具体战术上也更加有针对性了,不再像上半场那样,各自为战,思想不一致,出现无法集体逼抢被对手多次分割的局面。
两个边锋往中路挤压,和中锋亚伯拉罕和前腰哈维茨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成功将米兰中路的两个中后卫和两个后腰钳制住,同时,也迫使米兰的两个边前卫不得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路。
这样一来,切尔西的两个边后卫就有了后排插上助攻的线路,可以从两个边路频繁压上来助攻,更加让米兰的中场显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其实,目前这两支球队的综合实力原本就是伯仲之间,谁也没有绝对压制的实力,所以反应在赛场上,就是谁也没有绝对实力,在整场比赛当中都占据主动,而是一段时间里面,这一支球队占据优势,另一段时间里面,另外一只球队占据优势。
只不过,刚刚开赛的时候,切尔西过于轻敌,战术上过于激进,所以当他们对米兰全面压制的时候,他们觉得天经地义,而米兰的队员们也觉得是自己真的技不如人。
到了魏东来的那次犯规之后,米兰的球员们开始如梦初醒,又从战术上对切尔西形成了全面克制。
但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正常情况。
而现在这个阶段,切尔西的球员们经过中场休息时间兰帕德的指点,已经统一了思想,在战术上也更有针对性,所以,他们现在的表现才是全场比赛进行到现在,他们最正常,也最高水准的表现。
米兰现在已经不可能像上半场后半段那样,在利用对方的惊慌失措而频繁反击。
不过,内斯塔的安排也是很有针对性的,魏东来没有在对方的压制下回撤,而是死死顶住切尔西的两个后腰,不让他们舒舒服服的给自己的锋线球员传球,只能由哈维茨频繁的回撤接球。
而只要哈维茨回撤,金潇又开始如影随形的跟上来,对哈维茨进行贴身顶防。
这样一来,他们在锋线上的组织又会出现一些凝滞,没有那么流畅。
所以,两支球队就像两个绝顶高手,一招一式看起来虽然没有那么致命,可是风平浪静之下,每一招每一式,都在瞄着对手最致命的要害部位,两支球队也都见招拆招,见式拆式,随时等待着对手犯下错误,然后一击毙命。
场上的比赛进行的非常流畅,两支球队的22名球员,如同22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都在它最应该在的位置,在它最应该出现的时候,完美无缺。
比赛的节奏非常快,甚至让人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虽然进球都没有出现,但是场上的局面却让看台上的球迷们看的非常畅快,非常过瘾。
他们全都是高段位的球迷,对于场上谁是高手,谁水平较差,频频失误,都是一目了然。
现在,抛开两支球队立场上的不同,切尔西的球迷们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支ac米兰实在太强了,是一个完全配得上自己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