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再次开始。
虽然主力队在比赛开始之后,很快就和之前一样,迅速占据了控球时间上的绝对优势,但是,替补队两球在手,防守更有信心,反击也更加明确,整体的攻防思路也更加统一。
后防线原本就是主力构成,自然不用多说,而前卫线作为球队防守当中的第一道防线,此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保证防守阵型的稳定性,不让对手轻易突破和传球,争取多断下对方的球权,展开快速反击。
而在反击当中,他们的思路完全一致,那就是,一旦得球,争取第一时间交给魏东来,由他发起反击的组织;如果得球后被对方逼抢,不能在第一时间把球交给魏东来,那么就把球在中后场过度一下,争取把对方的防线吸引出来,然后,再找机会交给魏东来。
总之,把球尽快传给魏东来,由他来进行进攻的组织,已经成为了全队的共识!而魏东来也的确是不负众望,只要他得球,就总能把对手的后防线搞得一阵混乱,让主力队不得不出动双人甚至是多人包夹。
而且,这个家伙在球场上真的是贼精,说的好听一点就是球商很高,他踢球非常合理,绝不因为自己已经进了两个球而把自己当作球星看,得球之后,并不是一味只知道突破,只想着自己单干,出风头,而是把合理性作为第一选择。
当看到对方站位不好,而自己身边的防守相对薄弱的时候,他会首先选择个人突破,先让对方的防线出现混乱,然后再伺机而动,或者自己攻击球门,或者和雷比奇展开配合。
而如果对方的防守阵型站的很好,自己身边也被对方层层包围,他就不会再选择往前突破,而是会把节奏控一控,压一压,等一等身后的队友,或者直接把球往回带,往回传,把全队都带动起来,也把对方的阵型往外调动一下,等找到更好的机会再发动进攻。
这样一来,替补队的攻防张弛有度,快慢相见,让主力队的进攻如同重拳打上了棉花包,更加有劲使不出来,有点越踢越泄气的感觉。
直到全场比赛临近结束,主力队才总算获得了一个好机会。
莱奥和本纳赛尔两人在进攻的左路反复冲击,多次配合,终于在这一侧获得了优势。不得已的情况下,替补队的右边前卫萨勒马克尔斯只能采取犯规,给了对手一个前场左路的任意球。
在这个位置上开任意球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这里距离禁区已经不远,而这个球的位置又比较靠近中路,在左侧大禁区线的延长线附近。在这里,主罚的队员既可以选择直接攻门,也可以选择把球传进禁区,由自己的队友保持射门。
对于恰尔汗奥卢这样脚法精湛的右脚球员,这个球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射门已经进入射程,传中也可以随意选择前点、中点和后点,变化多端。